[发明专利]一种缆绳卷放保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00924.7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余磊;王伟志;孙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G06M1/2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绳 保护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缆绳卷放保护装置及方法,卷盘对缆绳进行收卷或放卷工作,计数装置时刻对卷盘上的缆绳的圈数进行计数,卷盘控制器得到缆绳圈数数据后,根据缆绳圈数与卷盘卷动两者的预设对应关系控制卷盘转动,从而防止卷盘过度转动损坏缆绳。通过对于卷盘上缆绳圈数的计数,以及根据缆绳圈数对卷盘进行相应的转动控制,防止了卷盘过度转动损坏缆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缆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缆绳卷放保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缆绳的种类众多,例如电缆、电线、网线、消防用绳和船用电缆绳等等。由于缆绳经常需要进行在各类环境中转运,以及在一些恶劣环境中使用,因此如何对缆绳进行良好的保护和收纳是很重要的工作流程。在各类缆绳的使用中,一般都需要卷盘对缆绳进行收卷和放卷,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使用缆绳。目前的卷盘机构中,一般是依靠简单的转动电机来驱动卷盘转动从而收卷和放卷缆绳。在收卷和放卷过程中,若缆绳的材质易损,并且卷盘收卷至满盘依然继续转动,或卷盘放卷至空盘依然继续转动,或其他类型的卷盘过度转动情况,很容易会对缆绳造成损害,这类过度转动导致缆绳受损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缆绳卷放保护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目前的缆绳卷放工作中卷盘容易过度转动损坏缆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缆绳卷放保护装置,包括:缆绳;卷盘,构造为卷动所述缆绳;计数装置,配置为:计数所述卷盘上所述缆绳的缆绳圈数;以及卷盘控制器,与所述卷盘和所述计数装置分别电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缆绳圈数与所述卷盘卷动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卷盘转动,以防止所述卷盘过度转动损坏所述缆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光探测器,采集所述卷盘上的所述缆绳的反射光并生成光电信号;以及处理器,与所述光探测器电连接,配置为:接收所述光电信号,并根据所述光电信号使用预设算法计数所述缆绳圈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数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扫描仪,配置为向所述卷盘上的所述缆绳扫描照射主动探测光;其中,所述光探测器进一步配置为:采集每一圈所述缆绳的所述主动探测光对应的反射光并生成主动探测光电信号;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接收所述主动探测光电信号,根据所述主动探测光电信号计算每一圈所述缆绳的反射光的光程,不同所述光程对应所述缆绳的不同圈次,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光程和圈次的预设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卷盘上所有所述缆绳的圈次,取最大圈次数字为所述缆绳圈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缆绳构造为:表层上设有增强反射层,所述增强反射层的反射波段处于所述主动探测光的波段中;所述光探测器构造为:探测靶面上设有滤光器,所述增强反射层的反射波段处于所述滤光器的通过波段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盘包括:盘体,构造为缠卷所述缆绳;以及转动电机,装配在所述盘体上,用于驱动所述盘体转动以卷动所述缆绳;其中,所述卷盘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通信,根据所述缆绳圈数与所述转动电机转速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控制所述转动电机的转速,以防止所述转动电机转速过大损坏所述缆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盘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缆绳圈数控制所述转动电机的启停,所述缆绳圈数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停转,所述缆绳圈数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停转,用于防止所述卷盘过度转动损坏所述缆绳。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盘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缆绳圈数控制所述转动电机的转速,所述缆绳圈数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减速,所述缆绳圈数大于第四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减速,用于预先防止所述卷盘过度转动损坏所述缆绳;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