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0315.1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金道远;李盛虹;陈丕耀;李舜平;林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7/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屋顶 构造 | ||
1.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包括屋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包括底板(1)、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所述底板(1)一体固定在房屋上端,所述伸缩隔热层(2)、伸缩吸光层(3)和翻转屋檐(5)皆设置在底板(1)上端且依次自下向上排列设置,所述伸缩隔热层(2)右端设有收纳棚(4),所述收纳棚(4)内部底端设有第一垫板,所述伸缩隔热层(2)的隔热板(22)伸出后与垫板抵触,所述第一垫块(40)上端固定有第二垫块(41)和伸缩吸光层(3),所述第二垫块(41)上端铰接有翻转屋檐(5),所述伸缩吸光层(3)可翻转堆叠收纳在收纳棚(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隔热层(2)包括移动板(23)和隔热板(22),所述移动板(23)内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隔热板(22)移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底部设有伸缩汽缸(20),所述伸缩汽缸(20)连接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固定在隔热板(22)底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隔热板(22)两端的侧壁固定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吸光层(3)包括伸缩架(31)、翻转板(32)、滑块(34)和转动电机(33),所述伸缩架(31)固定在伸缩隔热层(2)上端,所述翻转板(32)设有四段,每段翻转板(32)之间铰连接,所述伸缩架(31)内设有第二滑槽(310),所述每段翻转板(32)的底部固定有滑轮,所述翻转板(32)第二段与第三段的滑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嵌在第二滑槽(310)内,所述伸缩架(31)上固定有所述转动电机(33),所述翻转板(32)第一段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32)各段可翻转的角度为0-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32)的上端面固定有若干间距相等的太阳能发电板(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屋檐(5)包括翻转架(50)、屋檐主体(51)、伸缩连杆(52)、第一电机(53)和第二电机(54),所述翻转架(50)内设有第二移动槽(500),所述屋檐主体(51)架设在第二移动槽(500)上,所述屋檐主体(51)上端设有若干相互铰接的伸缩连杆(52),所述伸缩连杆(52)两两一组呈X型,每组伸缩连杆(52)之间铰连接,所述翻转架(50)上设有所述第一电机(53),所述第一电机(53)通过连接杆与最左端的伸缩连杆(5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50)与第二垫块(41)铰连接,所述翻转架(50)与第二垫块(41)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轴承与第二电机(5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3)和隔热板(22)皆采用耐高温隔热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博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料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物理场复合作用的激光熔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