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9720.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泉;黄险波;叶南飚;丁超;张亚军;胡泽宇;王丰;王文超;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13/04;C08K7/14;C08K3/40;C08J5/04;C03C1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尼龙、玻璃纤维、玻璃微粉、抗氧剂、润滑剂和其它加工助剂。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特定粒径和组成的玻璃微粉和引入,在不影响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热氧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制备电子电器产品等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具有非常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耐热性能、耐溶剂性能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电动工具、电子电器及交通运输等领域。PA66,PA6是聚酰胺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分子链之间可以形成的氢键,因此耐热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较好。
尼龙6和尼龙66是目前商业化最广泛的尼龙材料,80%的尼龙6和尼龙66被用于纤维和工程塑料。近些年来,尼龙6和尼龙66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有扩大化的趋势。其它脂肪族尼龙有尼龙7,尼龙11,尼龙12,尼龙46,尼龙610,尼龙612。
尼龙6和尼龙66作为工程塑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韧性,自润滑性,耐溶剂等特点。由于经常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尼龙的热降解过程被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尼龙材料在热氧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降解等问题。
专利US8232337研究了不同的抗氧体系对于热氧老化的影响,可以看到杜邦分别选择传统的抗氧剂Naugard 445,铜盐,Akrochem383SWP(受阻酚1),和DPE(双季戊四醇)。其中445和受阻酚的方案,在150C情况下,经过1000H的老化,拉伸性能保持率为40%;而传统的铜盐,在150C情况下,经过1000H的老化,拉伸性能保持率为55%;但是采用双季戊四醇,在150C情况下,经过1000H的老化,拉伸性能保持率还有120%,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双季戊四醇方案表现出优异的抗老化性能。
专利US20160177060中指出,双季戊四醇(DPE)(C1)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改善OP1230(D1)+亚磷酸铝(B1)阻燃PA66体系的熔指稳定性。在270C条件下进行测试,添加DPE的体系,熔指仅仅变化了10%,而没有添加DPE的体系,熔指变化了50%,没有添加DPE的体系熔指稳定性大幅度下降,这表明双季戊四醇对于OP阻燃尼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
但是传统的尼龙抗氧技术在应用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其在广泛的行业使用,比如传统的碘化亚铜的使用会降低尼龙材料的电性能,从而无法在需要高漏电起痕的行业中使用;近些年出现的双季戊四醇抗氧剂,尽管在超高的温度范围内(180C-240C)具有良好的性能保持率,但是会存在DPE导致材料变色和析出模垢等问题限制了其使用。近期,US20190300709指出采用氧化铈,硬脂酸铈等稀土金属化合物来提高热稳定性,但是氧化铈的硬度较高,容易在加工时磨损玻璃微粉等填充材料从而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较佳的热稳定性的尼龙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尼龙材料热稳定性不佳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特定粒径和组成的玻璃微粉和引入,在不影响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热氧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制备电子电器产品等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在制备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斑图像的距离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无线输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