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8535.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晓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F26B21/00;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地下室 渗水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涉及地下室防渗水技术领域,改善了地下室地面容易潮湿的问题,其包括设置在地面层中的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若干预埋在地面层中相互平行的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通的通风组件,若干排水管沿地面层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排水管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两平行的侧板,底板上均布有渗水孔,侧板中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渗水通槽,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渗水通槽平齐,两个挡板之间设有铺设在底板上的第一沙粒层以及覆盖在第一沙粒层上的透水布层。本申请能够有效的阻止地下室向上渗透的趋势,使得地下室的地面不容易出现潮湿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室防渗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建筑物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
相关技术中的地下室,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面层1以及竖立在地面层1边沿的承重墙2。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受梅雨季节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会朝向地下室的地面层上方渗透,容易引起地下室地面的潮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地下室地面容易潮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面积地下室防渗水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层中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若干预埋在地面层中相互平行的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通的通风组件,若干排水管沿地面层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排水管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两平行的侧板,底板上均布有渗水孔,所述侧板中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渗水通槽,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渗水通槽平齐,两个挡板之间设有铺设在底板上的第一沙粒层以及覆盖在第一沙粒层上的透水布层;
通风组件包括连接于排水管一端的送风管以及对送风管进行送风的送风设备,所述地面层靠近承重墙的一侧开设有沿承重墙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若干排水管远离送风管的一端均与凹槽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管的铺设,朝向地面层渗透的地下水可渗透至排水管中,被第一沙粒层所吸附;此时,打开送风设备,送风设备可对送风管进行送风,并通过送风管输送至排水管中,从凹槽排出至地下室中,实现地下室空气流通的同时,对第一沙粒层中的地下水进行风干,从而阻止地下水向上渗透的趋势,使得地下水不容易渗透至地面层上,使得地下室的地面不容易出现潮湿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凹槽一侧的挡板上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透水孔,所述凹槽中铺设有第二沙粒层,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对第二沙粒层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组件对第二沙粒层进行加热,使得第一沙粒层中的地下水可朝向第二沙粒层的方向渗透,从而加速排水管中地下水的烘干。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铺设在凹槽底部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的铺设,能够使第二沙粒层的加热更为的均匀。
可选的,所述地面层上设有用于盖合在凹槽槽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连接有若干与凹槽连通的通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上设置通风管,使得通过排水管输送至凹槽中的风可带动第二沙粒层的热量从通风管排出,从而降低地下室内的湿度。
可选的,所述顶板呈圆弧状结构,所述顶板的弧口朝向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状结构的顶板,使得在顶板上凝结的地下室能够快速的排向两侧,并流入第一沙粒层中,有效的阻止了地下水的渗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晓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晓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