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8158.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卢同心;卢绿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绿涵 |
主分类号: | E05B67/38 | 分类号: | E05B67/38;E05B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撬防砸 锁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由锁臂甲(10)、锁臂乙(20)、挂锁(30)、防护罩(40)构成。防护罩(40)为底部设有开口(47)的盒状件,其前板(41)、后板(42)上设有对称的贯穿槽口(46);中部设有上下缺口的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并列平齐地固定在门扇和门框上,一并穿过防护罩(40)的贯穿槽口(46)和挂锁(30)的环状锁梁(31),挂锁(30)被限制在锁臂甲(10)和锁臂乙(20)的上下缺口之间,同时也被限制在防护罩(40)内部;挂锁(30)上部设有环状锁梁(31),下部设有钥匙孔(32);在防护罩(40)的底部开口(47)处操作挂锁(30)即可完成闭锁和开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
背景技术
存放贵重物品、危险品、法律上要求严控物品的库室,为了确保库室的安全,往往需要对库室设置多重锁门装置,如:明锁、暗锁、数字密码锁、指纹锁、人脸识别锁等装置或设备,其中的明锁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的挂锁,在保证挂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挂锁施以防护装置,以防挂锁轻易地被撬或被砸,造成挂锁失效。
申请号为CN201120063815.6的“一种挂锁防撬盒”,其使用方式为:“将门上的锁件插到后板2中上部位置开有豁口201中,挂锁在挂锁防撬盒中,穿过在门上的锁件孔,并锁上”。由于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先“将门上的锁件插到后板2中上部位置开有豁口201中”,再让“挂锁在挂锁防撬盒中,穿过在门上的锁件孔,并锁上”,用户(或使用者)在“上锁”和“开锁”过程中,需要将手伸到“防撬盒”中,因此,需要该“防撬盒”具备较大的内部空间,相应地,该“防撬盒”也需要有更大的尺寸,制作该“防撬盒”也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防止挂锁上锁后被不法分子轻易撬开或砸坏,使挂锁失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撬防砸的锁门装置,包括:锁臂甲、锁臂乙、挂锁、防护罩构成,所述防护罩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盒状结构,包括前板,后板,上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中上部位置开有对称的贯穿槽口;前板、后板、上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为整体型材截断而成;并列靠近设置的锁臂甲和锁臂乙,一并穿过防护罩的贯穿槽口和挂锁的环状锁梁所形成的孔,挂锁被限制在锁臂甲的上缺口与下缺口之间,同时挂锁也被限制在防护罩内部。
锁臂甲中部设有上缺口、下缺口,所述上缺口、下缺口的对称中心面是同一平面。上缺口的宽度比挂锁锁梁的直径略宽,用于将挂锁的锁梁限制在上缺口内;下缺口的宽度比挂锁锁体的厚度略宽,用于将挂锁的锁体限制在下缺口内。
锁臂乙具有与锁臂甲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高度、相同的厚度,锁臂乙的上端缺口部与锁臂甲的上缺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锁臂乙的下端缺口部与锁臂甲的下缺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锁臂甲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也悬空。或者,锁臂甲的一端固定在门框上,另一端悬空;锁臂乙的一端固定在门扇上,另一端也悬空。门扇关闭时,锁臂甲和锁臂乙并列靠近,且锁臂甲、锁臂乙的上下端面平齐,悬空端面平齐,锁臂甲的上缺口与锁臂乙的上端缺口部平齐;锁臂甲的下缺口与锁臂乙的下端缺口部平齐。
挂锁为钥匙在锁体的下部的顶部开启式挂锁,上部设有可以扣接的环状锁梁,下部设有钥匙孔。
当挂锁闭锁时,锁梁与锁体扣接,在锁体与锁梁之间形成没有缺口的环,挂锁被限制在锁臂甲的上缺口与下缺口之间,挂锁与锁臂甲不能够被分开,由于锁臂甲与锁臂乙并列平齐设置,此时,挂锁与锁臂乙也不能够被分开;当挂锁被开锁时,锁梁向上弹起,在锁体与锁梁之间形成有缺口的环,环的高度大于锁臂甲的高度,可以将挂锁从锁臂甲和锁臂乙上取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且紧凑,加工制作成本低,用料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绿涵,未经卢绿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