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8083.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柳红霞;陈雪菲;邹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7/06;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盐碱 水体 水生植物 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顶箱(12)和支撑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内部安装有横板(2),且横板(2)上安装有水培板(3),所述水培板(3)上设置有安装块(4),且安装块(4)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安装块(4)的边缘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且连接块(6)位于限位槽(7)的内部,并且限位槽(7)设置在水培板(3)的内部,所述水培板(3)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块(8),且控制块(8)的外端位于固定筒(9)的内部,并且固定筒(9)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弹簧(10),所述顶箱(12)位于培养箱(1)的正上方,且顶箱(12)通过支持腿(11)与培养箱(1)相连接,所述顶箱(12)的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液口(13),且顶箱(1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药剂箱(14),所述药剂箱(14)的外侧开设有进药口(15),且药剂箱(14)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支撑杆(17)固定安装在横板(2)的正中间,且支撑杆(17)的上端安装有横杆(18),所述横杆(18)的右端连接有固定轮(19),且固定轮(19)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的下端,所述牵引绳(20)的上端与盘簧(21)的末端相连接,且盘簧(21)盘绕设置在横轴(22)的右端,所述横轴(22)贯穿设置在控制阀(23)的内部,且控制阀(23)位于出液口(24)的内部,所述出液口(24)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25),且固定块(25)的下端与支撑杆(17)的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均与培养箱(1)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相等,且横板(2)在培养箱(1)上为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板(3)在横板(2)上等间距设置,且水培板(3)与横板(2)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并且安装块(4)与水培板(3)构成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且限位板(5)在安装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且限位板(5)的材质为橡胶材料,同时限位板(5)向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8)的纵截面形状为“L”字型,且控制块(8)在固定筒(9)的内部为滑动结构,并且控制块(8)与固定筒(9)构成伸缩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12)的底部两侧高度尺寸大于顶箱(12)的中间高度尺寸,且出液口(24)与顶箱(12)呈一体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箱(14)的下端呈倾斜结构,且连接孔(16)在药剂箱(14)的下表面均匀分布,并且连接孔(16)的纵截面形状为上端开口尺寸大于下端开口尺寸的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3)的中心呈中空结构,且控制阀(23)在出液口(24)的内部为转动结构,并且出液口(24)与纵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固定块(25)卡合连接,同时固定块(25)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干旱区高盐碱水体水生植物培养装置的水生植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首先配制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液,并且配制相应的药剂;
步骤二:将营养液灌装在培养箱(1)的底部,并将多余的营养液灌入顶箱(12)的内部;
步骤三:将幼苗移栽至安装块(4)的内部,然后将承载安装块(4)的水培板(3)安装在横板(2)上;
步骤四:定期向药剂箱(14)的内部灌入药剂,从而实现药剂的喷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