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8016.9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思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5/07 | 分类号: | A01F15/07;A01F15/08;A01F15/10;A01D82/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 地址: | 2337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捆机,属于打捆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捡拾辊,所述捡拾辊的上方设置有除尘波浪板,所述除尘波浪板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所述除尘波浪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本发明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捡拾辊转动秸秆翻转,在此过程中,秸秆会撞击到进料挡板,将秸秆上的土块撞碎,土块部分掉落到除尘波浪板,通过通孔掉落,使之秸秆不含尘土,质量更好,圆捆完成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固定条前进,使得支撑板转动,通过支撑杆带动固定折板转动,带动成型板转动,使得成型的圆捆滚落到出料斜板上进行卸料,卸料方便快捷,卸料完成后,立刻回位,不会耽误下一次的圆捆成型,提高其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捆机。
背景技术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在工业化以前,农民对秸秆的利用五花八门,非常丰富。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将稻秆晒干储藏,可用作柴火,编织座垫、床垫、扫帚等家用品,铺垫牲圈、喂养牲畜,堆沤肥还田,甚至用于制作简易房屋的屋顶等,很少被直接浪费掉。中国近二十年来由于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各种工业制品的丰富,农村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大量秸秆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法律禁止,但很多地方农民仍然直接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引发空气污染、火灾等问题。环保署指出,在收割时立即就地掩埋稻草不但没有空气污染,也是更好的施肥方式,秸秆在处理的时候通常采用打捆机进行打捆处理,传统的打捆机在打捆时卸料一般通过推杆推动,效率低,影响下次打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捆机,具有卸料方便快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捆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捡拾辊,所述捡拾辊的上方设置有除尘波浪板,所述除尘波浪板固定在机体内壁上,所述除尘波浪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除尘波浪板的前端上方设置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的左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机体内部顶端,所述除尘波浪板的后端上方设置有破碎辊,所述除尘波浪板的后端下端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且倾斜上端内侧设置从动轮,所述输送带的右侧设置有承接辊轴,所述承接辊轴的右侧设置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折板,所述固定折板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成型板,所述固定折板与成型板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接杆,所述固定折板弯折区上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折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伸出机体一端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下端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所述成型板内侧壁设置有多个辅助辊轮,所述活动轴的左下方设置有主动辊轮,所述主动辊轮的外侧设置有输送辊带,所述输送辊带经过主动辊轮、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导向辊、多个辅助辊轮、主动辊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主动辊轮的下端紧贴有闭合辊轮,所述机体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承接辊轴的下方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左侧包裹在承接辊轴外部,所述承接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末端设置在机体下架上,所述从动轮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机体外壁开设有槽口,所述从动轮的外侧两端设置在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机体的右侧铰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邻近第二挡板处下端设置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捡拾辊的外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机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端还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连接在主动辊轮外端的皮带轮上。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固定折板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思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思嘉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