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6897.0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关喜彬;陶琦;韩希平;周烨;何旭;罗振平;黄云;刘国强;刘昌济;国玉龙;王奇;胡啸;刘祥敏;郭义;肖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淡如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碛层 隧道 监控 方法 | ||
1.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监控量测项目制定;
测量基准的设定;
隧道开挖;
测点埋设;
量测数据采集;
量测数据分析;
安全分析,若满足则进入施工建议,否则返回至整改;
施工建议;
测量总结;
其中,整改包括已施工端支护加强措施,修改支护设计参数和修改管理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量测项目制定包括洞内观测、洞外观测、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水量和水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洞内观测包括: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
所述开挖工作面观察包括: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后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同时进行数码成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若在观察中如发现地条件恶化,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
所述已施工区段观察包括:每天不少于一次观察,包括观测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洞外观察包括:在洞口及洞身浅埋和明挖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同时对地面构筑物进行观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空变化包括: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确定,拱顶下沉测点,净空变化测点,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间距为5m;
净空变形量测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初期变形值在开挖后12h内读取,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
6.根据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顶下沉包括: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且在开挖完成后12小时内布设,并在24h内读取数据,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读取;
监控量测时设置2条水平测线、2条斜测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基准的设定包括检测频率和监控量控制基准;
所述检测频率包括: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监控频率和按位移速度确定监控测量频率;
所述监控量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基准、地表沉降基准和爆破振动基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包括:
每次监控量测后及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监控量测采集的数据通过隧道围岩监测系统自动生成隧道监控量测日报报表,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方及有关单位;
每周、每月根据观测数据生成隧道监控量测周报、月报、回归分析预测曲线并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方及有关单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测数据分析包括:
量测后将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间—位移曲线;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则增加量测频率、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碛层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分析包括:隧道周边任意点的相对位移值或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小于允许相对位移表所列数值;
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表列数值,或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二次衬砌施做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8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