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6264.X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葛鹏;陈益杉;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测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49;H01M50/256;H01M50/258;B64D2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无人机 电池组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电池板组件,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操作螺杆,所述操作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旋钮。本发明通过操作旋钮有效控制传动轴承座升降的作用,传动轴承座的升降起到有效使挤压球对受力块上表面进行挤压的作用,受力块受到挤压使施力盘从存放槽内伸出的作用,通过结合轴承座控制携带把手在竖直方向转动的作用,通过转动杆使携带把手可以在倾斜方向转动的作用,进而通过有效对携带把手收入和伸出达到在不影响安装空间的前提下便于携带的效果,通过有效多角度调整携带把手角度达到便于施力携带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携带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电池组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
随着电池组的快速发展,对于无人机电池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无人机电池组因为安装携带结构影响安装空间,进而缺少携带结构导致不便于携带,并且现有的携带结构因为容易造成磕碰并且不能很好的调整施力角度,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携带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无人机电池组因为安装携带结构影响安装空间,进而缺少携带结构导致不便于携带,并且现有的携带结构因为容易造成磕碰并且不能很好的调整施力角度,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携带稳定性,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电池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电池板组件,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操作螺杆,所述操作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旋钮,所述操作螺杆的底端贯穿安装箱顶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承座,所述连接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U形杆,所述安装箱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位于操作螺杆两侧的定向管,所述操作螺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承座,所述传动轴承座外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定向杆,所述定向杆的顶端延伸至定向管内,所述安装箱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通过两个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两个定向杆两侧的两个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安装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存放槽,两个所述受力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复位弹簧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受力块的一端贯穿安装箱并固定固定连接有位于存放槽内的施力盘,两个所述定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两个受力块上方的两个挤压球。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开设有与安装箱底部内壁连通的两个稳定槽,两个所述稳定槽位于挤压U形杆两侧且左右对称,所述安装箱底部的内壁上通过支撑球转动连接有位于两个稳定槽之间的两个抬起杆,两个所述抬起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挤压U形杆内侧的限位球,所述抬起杆的底部通过稳定弹簧固定连接在安装箱底部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抬起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有位于两个稳定槽内的稳定盘,所述稳定盘的底部设置有稳定吸盘。
优选的,所述稳定盘底部稳定吸盘的数量不少于六个,所述稳定吸盘均匀分布在稳定盘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位于挤压U形杆两侧的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抬起杆的顶部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抬起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链滑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
优选的,所述受力块的上表面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在三十度至一百七十五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定位槽正面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定位板和定位槽正面弧形的圆心与抬起杆的转动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和定向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忆阻器的深度神经网络
- 下一篇: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上云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