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5788.7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1/2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气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进气口、壳体,壳体包围内腔室,内腔室内设有浮球,壳体上方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排气室和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排气室,排气室顶端设有出气口,排气室一侧位于壳体丁端设有铰链,铰链连接连杆,连杆的顶端固定浮球,壳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浮球垂到底部时堵住进气口,浮球浮到顶部堵住排气口,浮球的材质密度小于水密度,此结构安装在水管上,配合污水处理中使用,消除了产水和空气在产水侧混合会产生气蚀的作用,避免了对管道形成冲击、对产水流量计数产生波动和影响整个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且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备简单,使用简单,排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超滤膜是指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小于0.03微米的微孔过滤膜,每支中空纤维超滤膜是由成百上千根细小的中空纤维丝组成。在超滤膜的一侧施加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或者粒径大于30纳米的颗粒。超滤技术制水过程基本以制水---反洗---制水以此往复。在此过程中,反洗时会将超滤膜组件内排空,在此制水时产水侧水管有大量的空气存在。此时产水管通常会在最高测(工艺使然),在此产水时无法将空气排净,产水和空气在产水侧混合会产生气蚀的作用,对管道形成冲击、对产水流量计数产生波动和影响整个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进气口1、壳体2,所述壳体2包围内腔室9,所述内腔室9内设有浮球3,所述壳体2上方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排气室6和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连接排气室6,所述排气室6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室6一侧位于壳体2丁端设有铰链5,所述铰链5连接连杆4,所述连杆4的顶端固定浮球3,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进气口1,所述浮球3垂到底部时堵住进气口1,所述浮球3浮到顶部堵住排气口8,所述浮球3的材质密度小于水密度。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8设置在橡胶垫7内。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8位于内腔室9内的进口处设有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1外设有外螺纹,与三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球3为PP发泡材质。
优选的,所述壳体2为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此结构安装在水管上,配合污水处理中使用,消除了产水和空气在产水侧混合会产生气蚀的作用,避免了对管道形成冲击、对产水流量计数产生波动和影响整个膜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且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备简单,使用简单,排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可知,本发明包括有:
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包括进气口1、壳体2,所述壳体2包围内腔室9,所述内腔室9内设有浮球3,所述壳体2上方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排气室6和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连接排气室6,所述排气室6顶端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室6一侧位于壳体2丁端设有铰链5,所述铰链5连接连杆4,所述连杆4的顶端固定浮球3,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进气口1,所述浮球3垂到底部时堵住进气口1,所述浮球3浮到顶部堵住排气口8,所述浮球3的材质密度小于水密度。
在使用中,此装置位于水管上,进气口1的位置通过三通连接在水管中间,如果水管道中有气体则会通过进气口1推动浮球3进入到内腔室9内,然后通过排气口8排到排气室6内,从排气室6排除气体。如果水管中没有气体后,则水压使得水进入内腔室9内,浮球3浮起知道浮球接触到进气口8处堵住进气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伟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