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4562.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0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高天修;张俊霞;毛剑颖;余宇;申进;吴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02;H01B7/17;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 地址: | 551206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矿物 绝缘 防火 电缆 | ||
1.一种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铜芯导体(1)、矿物绝缘层(2)、绝缘加强层(3)、防火隔热填充层(4)、成缆绕包层(5)、内护层(6)、挡火层(7)以及护套层(8);
所述护套层(8)内设有缆芯,缆芯包括四根绝缘线芯,且四根绝缘线芯相互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绝缘加强层(3),所述绝缘加强层(3)内设置有铜芯导体(1),所述铜芯导体(1)外表面与绝缘加强层(3)之间设置有矿物绝缘层(2);所述缆芯外表面包裹有成缆绕包层(5),所述绝缘线芯和成缆绕包层(5)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防火隔热填充层(4),所述护套层(8)内表面包裹有挡火层(7),所述挡火层(7)与成缆绕包层(5)之间填充有内护层(6);
所述矿物绝缘层(2)由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和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压延复合而成,所述陶瓷化耐火硅橡胶组成成分按如下重量份计:瓷化粉50-30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90-110份,阻燃剂10-60份,白炭黑10-80份,热稳定剂1-4份,硫化剂1-3份,偶联剂1-5份,铂催化剂0.1-1份,硅油1-15份;所述白炭黑选用气相白炭黑,比表面积应大于150m2/g;所述瓷化粉为成瓷填料和助溶剂;
所述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制备方法为:
(1)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加入捏合机中塑化3-8min,再将白炭黑和硅油加入至捏合机中混炼30min,保持反应温度为85℃,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2)将瓷化粉、热稳定剂、偶联剂加入捏合机中,在1700-2100r/min的速度下,混合10-15min后,再加入阻燃剂,继续以1700-2100r/min混合10-15min,保持反应温度为85℃,得到混合物B;
(3)将混合物A、混合物B、铂催化剂依次加入捏合机中,搅拌9-14min,再加入助溶剂继续搅拌9-14min,并升温保持高真空-0.07±0.0005MPa,持续30min后,冷却停放22-28h,得到混合物C;
(4)将冷却后的混合物C加入至开炼机中混炼,由团状变为片状,过滤后加入硫化剂,混合均匀10min,灭菌、包装,即可制得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复合材料;
所述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制备原料为无碱玻璃纤维坯布;所述耐高温玻璃纤维布制备方法为:
(1)将无碱玻璃纤维坯布放入连续式脱蜡炉进行脱蜡处理,温度为350-450℃,脱蜡1小时后将无碱玻璃纤维布放于坯布架上;
(2)接着对无碱玻璃纤维布进行酸沥滤处理;在酸沥滤槽中加入1.6-3mol/L的盐酸,将热熔处理后的无碱玻璃纤维布放置在框架上,将框架连同无碱玻璃纤维布放入酸沥滤槽内;
(3)启动耐酸泵并打开酸沥滤槽中蒸汽阀门,耐酸泵对酸沥滤槽内的溶液进行循环搅拌和辅助鼓泡搅拌,并通过通入蒸汽加热提升酸溶液的温度,直至酸沥滤槽内的酸溶液温度达到75-85℃并持续1-2小时;
(4)然后将无碱玻璃纤维布取出放入水洗布槽,先检测水洗布槽中的水温,若水温低于20℃时用蒸汽直接加热,直至水温满足要求;对无碱玻璃纤维布表面使用喷淋处理进行去除布表面残留的酸,然后浸泡在清水中,通过水液流动进行对无碱玻璃纤维布的清洗,最后使用pH试纸检测布表面酸性数值,pH值大于5时即完成水洗工序;
(5)打开烘干设备的加热开关,加热烘干设备,使烘干设备的温度达到120-200℃范围内,并进行排湿处理;
(6)烘干完成后,使用导布辊对耐高温玻璃纤维布进行收卷并进行验收;
所述防火隔热填充层(4)为金属水合物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
所述防火隔热填充层(4)的填充工序采用挤出方式填充;
所述挡火层填充物为氢氧化镁混合物;
氢氧化镁混合物由氢氧化镁粉、有机水玻璃、二氧化硅黏合剂、硅酸盐改性剂、硅酸盐固化剂、半水纤维白石膏粉按对应重量比例7.1:2.5:0.15:0.12:0.08:0.13混合而成;
所述硅酸盐改性剂为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共聚物;
所述硅酸盐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引发剂加入到高沸点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氛围,70-75℃下搅拌反应3.5-4.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得到中间产物;
(2)将经过步骤(1)制成的中间产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20%硅酸钠的水溶液中,在55-65℃下搅拌6-8.5小时,后将得到的初产品加入透析袋中,在去离子水中透析10.5-20.5小时,后旋蒸除去透析袋内的水,得到硅酸盐改性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5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