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及其加工、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3718.8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柯益;李成科;鲁建于;蒋中亮;周开松;刘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 地址: | 40226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叶片 拉筋孔加 工用 定位 及其 加工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及其加工、使用方法,可以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定位量棒,从而对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时精确定位。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包括杆处和四方处,所述杆处上具有切削平面段,所述切削平面段上沿法向设有对刀用工艺销孔。使用方法,将定位量棒装在定位夹具上,使定位量棒上对刀用销孔的位置与待加工的叶片拉筋孔位置一致;通过定位量棒上的对刀用销孔位置进行对刀,再加工叶片拉筋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热处理;S2、粗车;S3、磨一;S4、划线;S5、铣;S6、磨二;S7、线切割;S8、镗;S9、磨三;S10、钳;S11、磨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涡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及其加工、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叶片结构和要求:
a、涡轮叶片通过榫齿装配在涡轮轴上,并采用拉筋丝通过涡轮叶片的拉筋孔将整圈叶片拉紧固定,防止涡轮叶片在工作中松动。
b、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一侧,工作温度很高,而且增压器在工作时涡轮轴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为保证涡轮叶片在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在其加工过程中对涡轮叶片的拉筋孔位置要求都比较高。
鉴于涡轮叶片结构复杂,各平面均相互成一定的角度,拉筋孔加工时的定位难度很大,故采用专用的定位量棒来加工时进行定位,即加工叶片拉筋孔时先将定位量棒装在定位夹具上,通过定位量棒上的销孔位置进行对刀(定位量棒上对刀用销孔位置与叶片拉筋孔位置一致),但这就要求定位量棒的对刀用销孔的位置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及其加工、使用方法,可以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定位量棒,从而对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时精确定位。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
包括杆处和四方处,
所述杆处上具有切削平面段,所述切削平面段上沿法向设有对刀用工艺销孔。
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的使用方法,将定位量棒装在定位夹具上,使定位量棒上对刀用销孔的位置与待加工的叶片拉筋孔位置一致;
通过定位量棒上的对刀用销孔位置进行对刀,再加工叶片拉筋孔。
一种涡轮叶片拉筋孔加工用定位量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热处理;
S2、粗车
粗车零件外形,并加工测量工艺销;
S3、磨一
粗磨零件杆处外圆及台阶端面,作为后续找正基准;
S4、划线
留余量画出四方处的外形线,以及切削平面段的外形线;
S5、铣
参考划线铣四方处以及切削平面段,使四方处形成榫齿头部;
S6、磨二
磨榫齿头部的四个侧面,作为后续加工基准;
S7、线切割
以步骤S3、S6磨出的面为基准,采用慢走丝在榫齿头部上割榫齿外形;
S8、镗
以步骤S3、S6磨出的面为基准,采用高精度坐标镗床加工出涡轮叶片对刀用销孔,并在同一轴线位置另加工一个测量用工艺销孔;
S9、磨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