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3389.7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玉民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39/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型 翻盖 静脉 留置 | ||
1.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包括前三通(1)、后三通(2)、输液软管(3)和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所述前三通(1)和后三通(2)通过输液软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液夹(4);所述止液夹(4)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5);所述第二凸块(5)设有导引通路(6);所述输液软管(3)穿过止液夹(4);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的针尖保护槽(27)用来包裹穿刺针(23),内设穿刺针防脱倒刺(30);所述针尖保护槽(27)下方设有环形滑槽(28);所述环形滑槽(28)与穿刺针底座(24)扣合固定;所述环形滑槽(28)的延伸部分设有转动固定纽(29),与穿刺针柄(2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通路(6)的底部和第二凸块(5)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05mm~0.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5)的端面为半椭圆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夹(4)还设有第一凸块(7);所述第一凸块(7)设置于第二凸块(5)的对侧;所述第一凸块(7)设有用于对输液软管(3)限位的导管槽(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夹(4)包括依次连接的钩部(9)、第一穿接部(10)、第一夹持部(11)、第二穿接部(12)和第二夹持部(13);所述钩部(9)朝向第二夹持部(13)延伸;所述第一穿接部(10)和第二穿接部(12)均设有用于穿过输液软管(3)的第一穿接孔(14)和第二穿接孔(15);所述第一凸块(7)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1)连接,所述第二凸块(5)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3)连接;所述止液夹(4)在闭合状态时,所述钩部(9)与第二夹持部(13)卡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3)远离第二穿接部(12)的一端且背离第二凸块(5)的一侧设有阻挡块(16);所述钩部(9)设有用于与阻挡块(16)卡合的卡接凸齿(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9)的一端设有用于方便拨动钩部(9)的钩块(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远离第一凸块(7)的一侧,以及第二夹持部(13)远离第二凸块(5)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操作打滑的第一防滑段(19)和第二防滑段(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9)远离第一穿接部(10)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操作打滑的第三防滑段(21)。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3)由具有高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式针尖保护装置(26)的针尖保护槽(27)用来包裹穿刺针(23)。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保护槽(27)下方设有环形滑槽(28);所述环形滑槽(28)与穿刺针底座(24)扣合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型翻盖式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槽(28)的延伸部分设有转动固定纽(29),与穿刺针柄(2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玉民,未经薛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3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居家养老室内食住行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履带式折叠移动筛分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