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矿石研磨图像的元素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3231.X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孙嘉谦;杨永辉;高闯;李长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62;G06N3/04;G06N3/08;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 地址: | 11405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矿石 研磨 图像 元素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矿石研磨图像的元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矿石研磨机对大块矿石进行研磨形成小颗粒矿石颗粒;然后使用环氧树脂将小颗粒矿石进行聚合、打磨形成规整的树脂片;然后将聚合、打磨后的树脂片通过能谱仪得到能谱数据;
步骤二、对获取的矿石能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一个新的矿石能谱数据图像,并把生成的能谱数据按照8:1: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步骤三、构建一个空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使用预处理后的矿石数据图像训练空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步骤四、使用标签惩罚法以及指数动态法对模型参数更新,以满足基于空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矿石研磨图像进行元素鉴定的智能分析:当有预处理后的矿石数据图像输入时,自动输出该矿石中所含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石研磨图像的元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一中获得的能谱数据通过维度跃迁的方法转化为能够用于预测和训练的二维数据,即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数据重建和归一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石研磨图像的元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含输入层、多个空间残差卷积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输入层用于接收预处理后的矿石能谱数据;空间残差卷积层用于把预处理后的矿石能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随后上层输出的特征图作为下一个空间残差卷积层的输入,直达最后一个空间残差卷积层将其输出到全连接层;全连接层将所有提取出来的特征进行非线性映射并分类;输出层利用分类器得到最后的输出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2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