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125.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滕景鹏;刘立功;魏德柱;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06;C08F228/02;C08K5/00;C08K5/3472;C08K3/30;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32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水剂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减水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物质:不饱和聚氧乙烯醚100‑150份、不饱和羧酸10‑15份、甲基丙烯磺酸钠4‑8份、过氧化二苯甲酰2‑5份、黄芪提取物1‑5份、氟康唑1‑8份、硫酸亚铁1‑5份及100‑150份水,本发明通过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不饱和羧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过氧化二苯甲酰、黄芪提取物、氟康唑、硫酸亚铁等物质混合,在保证在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与不饱和羧酸自由基共聚反应中,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产率高,同时减少水的添加,具备固含量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水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减水剂,可保持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工作度不变而显著减少其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或减少水泥用量。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混凝土超塑化剂(减水剂)。目前大多数聚羧酸系减水剂由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化合成大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而成,其酯化过程中的带水剂通常采用苯或甲苯,而苯或甲苯蒸气是有毒物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开发应从混凝土性能、价格、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一步朝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对我国混凝土材料、建设工程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生产过程,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是通过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共聚,将带有侧链活性基团接枝到聚合物主链上而获得的,属于自由基共聚反应。目前,常用的聚合方法为溶液聚合,其中又细分为三种具体工艺方法:活性单体共聚法、聚合后功能化法和原位聚合与接枝法。通常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都是以溶液聚合法制备,反应时间在3小时以上,且需要一定加热,得到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通常为液体状态,固含量低,体积大,不便于储存和运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减水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物质:不饱和聚氧乙烯醚100-150份、不饱和羧酸10-15份、甲基丙烯磺酸钠4-8份、过氧化二苯甲酰2-5份、黄芪提取物1-5份、氟康唑1-8份、硫酸亚铁1-5份及100-150份水。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物质:不饱和聚氧乙烯醚100-120份、不饱和羧酸12-15份、甲基丙烯磺酸钠6-8份、过氧化二苯甲酰3-5份、黄芪提取物3-5份、氟康唑5-7份、硫酸亚铁1-3份及100-120份水。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物质:不饱和聚氧乙烯醚120份、不饱和羧酸13份、甲基丙烯磺酸钠7份、过氧化二苯甲酰4份、黄芪提取物4份、氟康唑6份、硫酸亚铁2份及110份水。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按重量份数还包括以下物质:魔芋胶5份,聚山梨酯2份。
优选地,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为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及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黄芪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黄芪粗粉过20目筛,然后在常温下浸泡在的氨水中10h;
2)将浸泡后的黄芪粗粉在上述氨水中回流提取1~3h,提取1~3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提取液浓缩至比重1∶1.01,温度30℃,得黄芪提取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不饱和羧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过氧化二苯甲酰、黄芪提取物、氟康唑、硫酸亚铁混合,然后使用球磨机进行球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