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2961.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华;周重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B29B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淼超 |
地址: | 441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粒机 冷却 水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制冷器,工作台上设置有储水池和散热池,制冷器的进水端口与散热池通过回水管相连通,储水池内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喷水管,喷水管的上端贯穿有若干喷水孔,喷水管与储水池通过抽水组件相连通。通过利用抽水组件对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收取至喷水管内,再使得喷水管内的冷却水通过若干喷水孔喷出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入制冷器之间能够先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尽可能的降低冷却水的温度,有效降低制冷器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制冷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切粒机主要用于加工废旧塑料薄膜、编织袋、农用方便袋、盆、桶、饮料瓶、家具、日常用品等,是废旧塑料再生行业用途最广、使用最广泛、最受用户欢迎的塑料再生加工机械。
相关技术中的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将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直接通入制冷器中,然后利用制冷器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当冷却水降低到一定温度后,再将经过降温的冷却水重新送入切粒机内,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但是,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温度相对较高,直接将温度较高的冷却水通入制冷器内,会增加制冷器的工作负担。从而影响制冷器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切粒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制冷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储水池和散热池,所述制冷器的进水端口与所述散热池通过回水管相连通,所述散热池内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上端贯穿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管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抽水组件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时,将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通入储水池内,然后通过抽水组件将储水池内的冷却水收取至喷水管内。随后,喷水管内的冷却水通过若干喷水孔喷出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水的预冷却作业。然后,冷却水回落至散热池内并通过回水管进入制冷器内。紧接着,制冷器即可对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作业,然后经过降温处理的冷却水即可通过制冷器的排水端口排入切粒机内。通过利用抽水组件对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收取至喷水管内,再使得喷水管内的冷却水通过若干喷水孔喷出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水的预冷却作业。从而使得温度较高的冷却水进入制冷器之间能够先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尽可能的降低冷却水的温度。有效降低制冷器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制冷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脚踏式的充气筒、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筒的进气端口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池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筒的排气端口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喷水管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充气筒进行挤压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对充气筒进行挤压,此时,充气筒内的冷却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到喷水管内。当驱动机构复位后,充气筒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并使得充气筒的内部产生负压。随后,储水池内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充气筒内。通过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抽水组件,实现冷却水的稳定抽取,从而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冷却水间歇性的喷出,能够避免散热池内积存过多的冷却水。从而使得散热池的池壁能够与外界空气快速进行热交换,尽可能的保证散热池的池壁的温度。从而使得回落至散热池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散热池的池壁与外界空气再次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实现冷却水的预冷却作业,进而提高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