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的萃取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1909.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吉昌;安华英;宗国强;余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04;C22B59/00;C22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钕铁硼 废料 中有价 元素 萃取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的萃取回收方法,所述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钕铁硼废料的浸出液进行第一萃取得到,第一有机相和第一水相,所述第一有机相经第一反萃得到含铁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第一水相进行第二萃取,得到第二水相和第二有机相,所述第二有机相经第二反萃得到含钕溶液。通过对回收流程的合理设计,采用分步的萃取流程实现了钕铁硼废料中有价组分的回收,除铁效果好,钕的回收率和纯度高,对有价金属进行了全回收;有机相可循环使用,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回收和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的萃取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设备、医疗器械、航空工业、国防军工、永磁电机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用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钕铁硼磁体,其中,烧结钕铁硼生产过程是磁性材料的主要来源。在烧结钕铁硼生产过程中,约产生30%的废料,其中含有约30%的稀土元素,约60%的铁,约1%的硼,及其它添加的钴、镝、镨等金属;另外,在永磁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材料磁性失效,其回收潜在价值巨大。钕铁硼废料的回收利用,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而且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回收钕铁硼废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湿法与火法,例如盐酸优溶法、全萃取法、硫酸—复盐法、直接还原—渣金熔分法与电还原—萃取法。
1)盐酸优溶法(工毅军等,用盐酸优溶法从NdFeB废料中回收稀土,湿法冶金,2006(4):195-197.)是在控制溶液的pH和稀土浓度的条件下使钕铁硼废料中稀土优先溶解,通过氧化焙烧、酸溶除杂、萃取分离、沉淀灼烧等工艺获得稀土产品。但是,此方法需要通过高温氧化焙烧将钕和铁等金属氧化为金属氧化物,能耗较高。
2)全萃取法(陈云锦,全萃取法回收钕铁硼废渣中的稀土与钻,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10-12.)利用盐酸将废料中的稀土元素、钴、铁等全部溶解,通过氧化除铁、萃取分离、沉淀回收钴等工艺得到产品。具体的,全萃取法利用盐酸进行全溶,然后将Fe2+氧化为Fe3+,用N503进行萃取除Fe3+。然后用P507经过多级萃取得到氧化钕和氧化镝,除铁与稀土元素后的溶液利用碳酸盐回收钴,从而实现了稀土金属与钴的回收。但N503萃取除铁,分相较慢,可操作pH范围窄,工艺控制不好分相界面会有白色絮状物,即三相的生成。
类似的,硫酸—复盐法沉淀步骤多,沉淀不完全,夹带损失大,环保成本高;直接还原—渣金熔分法设备投资高、能耗高,熔渣含稀土氧化物需进一步处理;电还原—萃取法复反应多、操作费用高、设备投资大。
因此,发展钕铁硼废料的简单、综合回收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的萃取回收方法,工艺简单,除铁效果好,钕的回收率和纯度高,对有价金属进行了全回收;有机相可循环使用,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克服了现有钕铁硼废料的回收工艺复杂、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收率较低等现有不足。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钕铁硼废料中有价元素的萃取回收方法,所述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钕铁硼废料的浸出液进行第一萃取得到,第一有机相和第一水相,所述第一有机相经第一反萃得到含铁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第一水相进行第二萃取,得到第二水相和第二有机相,所述第二有机相经第二反萃得到含钕溶液。
为了克服现有钕铁硼废料的回收工艺复杂、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收率较低等现有不足,本发明通过对回收流程的合理设计,采用分步的萃取流程实现了钕铁硼废料中有价组分的回收,除铁效果好,钕的回收率和纯度高,对有价金属进行了全回收;有机相可循环使用,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生产线上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压油缸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