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振性能好的组合式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1402.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白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顺汽摩配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3/04 | 分类号: | F16F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组合式 减震器 | ||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振性能好的组合式减震器,包括底座,底座正上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支撑座与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板,支撑座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插杆,底座上端中心位置设有插槽,插杆下端插设在插槽内,插杆与插槽相适配,插槽内设有缓冲机构,插杆与插槽底壁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固定板与插杆固定套接,固定板两侧均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推动机构上端通过第二推动板连接有支撑机构。通过多重缓冲结构对支撑座进行缓冲,加强缓冲效果,同时,利用多个弹簧分摊作用力,防止弹簧受力过强而出现受损现象,保证支撑座移动时的稳定进一步保证弹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防止弹簧受力不均而出现受损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抗振性能好的组合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弹簧减振器主要适用于核电厂、火电厂、化工厂、钢铁厂等的管道及设备的抗振动。常用于控制挂续性的流体振动激扰(如流体脉动、两相流、高速流和风振等)的管系振动。为了防止一些大型设备在运作时产生过强的震动和噪音,通常都会在设备底部设置减震器来降低噪音。
目前的弹簧减震器结构较为单一,对于一些大型设的缓冲效果有限,对于一些震动幅度较大的设备,仅仅通过几个弹簧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缓冲,缓冲效果较差,同时,当一些设备安装在支撑座上端时,支撑座由于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不稳现象,导致弹簧在减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弹簧减震器结构较为单一,对于一些大型设的缓冲效果有限,对于一些震动幅度较大的设备,仅仅通过几个弹簧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缓冲,缓冲效果较差,同时,当一些设备安装在支撑座上端时,支撑座由于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不稳现象,导致弹簧在减震过程中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振性能好的组合式减震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振性能好的组合式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正上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支撑座与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座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底座上端中心位置设有插槽,所述插杆下端插设在插槽内,所述插杆与插槽相适配,所述插槽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插杆与插槽底壁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板与插杆固定套接,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有推动机构,两个所述推动机构上端通过第二推动板连接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推动机构下端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挤压机构。
具体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挤压块、两个侧槽、两个竖杆和两个第一弹簧,所述插杆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插槽两侧壁上均设有侧槽,两个所述侧槽内均垂直固定有竖杆,所述挤压块两侧均与对应竖杆活动套接,所述挤压块两侧与对应侧槽底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竖杆外围。
具体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导槽、通孔、第二弹簧、两个导块和两个凹槽,所述插槽底壁中心位置垂直固定有导杆,所述插杆底端设有导槽,所述挤压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导槽相对应,所述导杆上端通过通孔插设在导槽内,所述导杆与导槽相适配,所述导杆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槽两侧壁上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导块分别与两个凹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块均与对应凹槽相适配。
具体的,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均包括开口、两个导向柱、两个推动块、两个第四弹簧、两个第一推动板和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均处于平行状态,两个所述开口内均设有两个推动块,四个所述推动块均与对应两个导向柱活动套接,相对应两个推动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弹簧,四个所述第四弹簧分别套设在四个导向柱外围,四个所述推动块上端均与对应第二推动板底端转动连接,相对应两个第二推动板呈“八”形状设置,四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四个所述固定块与对应推动块之间均通过第一推动板连接板,相对应两个第一推动板均呈“八”形状设置,四个所述第一推动板顶端均与对应推动块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推动板底端均与对应固定块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推动板一侧均通过连接槽与连接板顶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顺汽摩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顺汽摩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耐寒绝缘防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自动回收充电绳的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