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对比度MRI图像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9581.9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0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蔡越;罗玉;凌捷;柳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对比度 mri 图像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对比度MRI图像重建方法,涉及医疗影像处理的技术领域,通过采集真实的全采样MRI图像和随机在K空间下采样后的重构MRI图像组成训练集样本,训练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然后将不同对比度的欠采样MRI图像作为其输入,输出不同对比度初步全采样MRI图像,编码器提取不同对比度初步全采样MRI图像的结构特征和对比度特征后进行相似性约束,最后通过生成器生成最终的不同对比度的完整MRI图像,克服当前大多数模型仅利用单对比度的MRI图像进行重建,而缺少对多对比度的MRI图像关联信息的利用进行重建,提升MRI图像的重建质量,保证医疗系统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对比度MRI图像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一种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医学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通常1R扫描可以获得不同对比度的图像,如T1、T2对比度,在实际诊断中医生需结合多种对比度的完整MRI图像进行疾病诊断,因而需要对病人进行多次长时间的扫描,但增加扫描时间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且可能引入运动伪影,降低磁共振的使用效率;而降低扫描时间将减少数据的采集量,进而导致MRI图像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医疗系统的精确诊断,因此,数据的采集时间和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对MRI图像压缩感知和图像重建技术的研究。
一般说来,MRI图像重建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传统的压缩感知理论,在原位实施MRI图像重建;第二类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依赖MRI图像数据集中的信息,在大数据驱动下实施MRI图像重建。
第一类方法来源于Donoho提出的压缩感知理论[D.L.Donoho,Colpressedsensing,2006],突破了传统采样定理的限制,充分利用了信号本身或者在变换域上可以稀疏表示这一先验信息,利用随机投影直接采样少量的数据点,在满足Tao等提出的受限等距性条件下[T.Tao,et al.Stable signal recovery frol incolplete and inaccurateleasurelents,2006],利用非线性重建算法在原位上恢复出原始信号。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但由于MRI硬件采样系统的限制,不能做到完全的随机采样。因此,Lusfig等针对MRI图像重建这一问题对该理论做进一步的扩展,提出了在固定的变换基础上进行随机采样,以稀疏性约束对MRI图像进行重建,首次将压缩感知应用到医疗影像领域[1.Lustig,D.Donoho,and J.1.Pauly,Sparse MRI:The application of colpressed sensing forrapid 1R ilaging,2007],但非适应性的变换基础会导致模型的表示能力受限,为提高模型的自适应能力,部分研究工作专门利用图像的几何信息进行重建[X.Qu etal.Undersalpled MRI reconstruction with patch-based directional wavelets,2012],尽管基于自适应变换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重建质量,但却要付出沉重的计算代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算法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纺织用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