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9249.2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才;胡正科;万军;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2/91;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能够组合连接的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接触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端子单元,第一端子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端,第一夹持端的截面为V型结构;浮动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端子单元,第二端子单元包括第二夹持端,第二夹持端的截面为与第一夹持端夹角相等的V型结构,第二夹持端和第一夹持端之间能够插接互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均设置弹片结构,构成互锁式插接结构,并在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相对浮动的状态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接触,同时自插接的起始状态便可保证传递路径的等长状态,保证了浮动连接器在高速差分信号传输场景中的适配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浮动(Floating)连接器是指带有浮动机构、可吸收在PCB基板上贴装连接器时产生横纵向误差的连接器。浮动连接器可以减少连接器和基板的受力,其中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可以进行X和Y向的相对浮动,以此满足振动场景如引擎舱中的连续振动影响,同时还可以满足装配误差。
而现有技术中的浮动连接器同时存在接触区和浮动区对应结构设置不均衡、弹性结构配合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制程管控难度高,容易导致产品接触稳定性差。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但目前的浮动连接器因为差分信号的传递路径问题,造成连机器无法适用于高速差分信号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通过在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均设置弹片结构,构成互锁式插接结构,并在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相对浮动的状态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接触,同时自插接的起始状态便可保证传递路径的等长状态,保证了浮动连接器在高速差分信号传输场景中的适配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能够组合连接的浮动模块和接触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端子单元,所述第一端子单元设于第一壳体中,第一端子单元包括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端的截面为V型结构;
所述浮动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端子单元,所述第二端子单元设于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为对称结构,第二端子单元包括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端的截面为与第一夹持端夹角相等的V型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端和第一夹持端之间能够插接互锁,以此在单侧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便能产生2个稳定接触点,以此实现双侧4接触点的稳定结构,构成整体的双侧稳定回路。
进一步地优选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对应的V型结构尺寸相同,大小完全相等,可最佳的匹配差分信号传输的“等长、等距”原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和第二端子单元均由金属弹性件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性件分别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平行排列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性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单元还包括与第一夹持端连接的第一弹性臂;
所述第二端子单元还包括伸长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夹持端、伸长臂和第二弹性臂依次首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截面为L型或C型;
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截面为“几”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端包括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
所述第二夹持端包括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
所述第一前臂和第一后臂所呈夹角与第二前臂和第二后臂所呈夹角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