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锂电池充电仓利用反应吸热的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9170.X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军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3;H01M10/6595;H02J7/00;A62C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锂电池 充电 利用 反应 吸热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对锂电池充电仓利用反应吸热的保护装置,包括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外侧壁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药剂储存罐内分别储存有醋酸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使醋酸与碳酸氢铵在进入反应槽内时,发生化学反应,由于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使其在反应过程中,对周围的热量进行吸收,使混合溶液通过液体进管进入冷却槽内时,对充电槽内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充电槽内锂电池产生的高温可以瞬间降低,达到保护充电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锂电池充电仓利用反应吸热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有锂金属或者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锂金属电池,其内部含有金属态的锂,是不可以充电的,另一种是锂离子电池,内部不含有金属态的锂,而且是可以充电,目前,锂电池多采用充电仓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中,在锂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若锂电池出现过充现象,则会导致锂电池出现鼓包的现象,此时,锂电池表面的温度会集聚升高,而电池仓的内部又相对密封,这就导致锂电池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导致电池仓受热发生起火的现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锂电池充电仓利用反应吸热的保护装置,具备利用反应吸热的原理,对电池的表面进行降温,避免发生电池仓受热起火的优点,解决了锂电池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导致电池仓受热发生起火的现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锂电池充电仓利用反应吸热的保护装置,包括充电仓,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外侧壁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检测筒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管,所述传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油进管,所述传导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药剂储存罐,所述气囊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喷头,所述充电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反应槽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反应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体进管和气体进管。
优选的,所述液压油进管的一端设有文氏管,所述液压油进管通过所述文氏管与所述检测筒连通,液压油进管通过文氏管与检测筒连接,使检测筒内的液压油在经过文氏管时被加压,使液压油可以快速的由液压油进管进入传导管内。
优选的,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气囊的上方,所述气囊与所述压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压板在向下移动时,与气囊接触,使压板对气囊进行挤压。
优选的,所述药剂储存罐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药剂储存罐的内部分别填充有醋酸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醋酸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在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且醋酸与碳酸氢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使其在反应过程中,对周围的热量进行吸收。
优选的,所述输送喷头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输送喷头通过连接管将化学溶液输送至反应槽内。
优选的,所述液体进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反应槽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槽固定连接,液体进管将混合溶液输送至冷却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军,未经刘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