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8651.9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雪峰;黄险波;叶南飚;王丰;胡泽宇;易新;吴长波;郑一泉;张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25/06;C08K13/04;C08K7/14;C08K5/03;C08K3/22;C08K5/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溴系耐候 阻燃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聚酰胺树脂65~95份;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5~16份;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8~20份;阻燃协效剂4~15份;玻纤20~40份;加工助剂0~2份;其中,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与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0.5~1:1。制备得到的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与现有的聚酰胺组合物相比,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溴系阻燃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领域中。目前溴系阻燃聚酰胺组合物,由于加工温度较高,一般用溴化聚苯乙烯或者聚溴化苯乙烯作为阻燃剂,但是该阻燃剂对材料的耐候性能影响较大,耐候性较差,在户外使用环境中,产品在短时间内就有较大的色差,尤其是黑色产品色差变化更加明显,外观变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
目前,改善材料耐候性主要是通过在材料中添加抗氧剂或抗UV剂,如专利CN111592754A公开了一种溴系阻燃聚酰胺组合物,通过采用锡酸盐和多聚磷酸金属盐的组合物替代锑化合物作为阻燃协效剂,搭配溴系阻燃剂使用,并同时引入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利用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获得的阻燃聚酰胺组合物不仅具备良好的抗热氧黄变性能,提供了一种溴系阻燃聚酰胺材料在阻燃性能和颜色稳定性要求高的浅色制件上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是由于溴系阻燃剂对材料耐候性的影响远远大于抗氧剂,因此,其耐候性能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性能仍然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更高耐候性能的溴系阻燃聚酰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溴系阻燃聚酰胺材料耐候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耐候性和阻燃性能的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与现有的聚酰胺组合物相比,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在制备阻燃、耐候产品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其中,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与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0.5~1:1。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十溴二苯乙烷和溴化聚苯乙烯复配作为阻燃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溴系阻燃聚酰胺材料的耐候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本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通过控制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与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候性能和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添加量太大,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容易导致碳化,而添加量太少,则耐候性能仍然较差。因此,控制合适的十溴二苯乙烷和溴化聚苯乙烯比例是材料能否同时具备耐候性、阻燃性能和加工稳定性的关键。
优选地,溴系耐候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与溴化聚苯乙烯的复配可以提高溴系阻燃聚酰胺材料的耐候性能。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加入,会影响材料的热稳定性,但是当其与溴化聚苯乙烯一起加入聚酰胺树脂中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还使材料获得更好的耐候性。因此,十溴二苯乙烷与溴化聚苯乙烯的复配比例也很关键,十溴二苯乙烷添加量太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碳化;添加量过少,有不能起到提高材料的耐候性的作用;而若只添加十溴二苯乙烷,则材料的阻燃性能有所下降。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与阻燃剂溴化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0.7~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