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标签写入数据检测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8545.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凡;桂晓林;郑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致明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20/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德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1 | 代理人: | 钟容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标签 写入 数据 检测 及其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标签写入数据检测及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检查RFID产品供件槽内有无携带RFID标签的产品;步骤二:将产品送到条码阅读器位置处下方;步骤三:条码阅读器读取产品表面的条码并将结果传送给控制计算机;步骤四:将产品送入检测暗室;步骤五:RFID阅读器通过RFID阅读器天线读取产品的RFID标签,并将读取结果传送给控制计算机;步骤六:记录条码和RFID标签不一致的情况;步骤七:按照检测需要设定RFID阅读器的读写功率,指令RFID阅读器通过RFID阅读天线写RFID标签。本发明中,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RFID标签的批量自动检测,从而实现RFID标签在确保有效性的重复利用,从而使RFID标签在邮政领域的应用更具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标签写入数据检测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邮政领域中对于使用RFID电子标签代替现有的纸质(或塑料)标签的研究已逐步深入,电子标签相对于纸质标签来说有很多优点,比如说使用电子标签后可实现非人工干预的总包自动交接核对,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缺点,尤其是成本较高,如果使用一次直接废弃的话,将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如果重复使用的话,就涉及到电子标签的检测问题,因为电子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条件非常恶劣,很有可能损坏,而邮政业又要求标签的识读率为100%,这就要求每次重复使用前要实施质量检测以保证标签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标签写入数据检测及其回收方法,解决了对于RFID标签检测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FID标签写入数据检测及其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计算机开启并初始化程序,通过CCD相机系统,对产品表面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与初始设置照片进行对比,检查RFID产品供件槽内有无携带RFID标签的产品,没有则直接结束程序,有则进行第二步;
步骤二:控制计算机控制皮带传动装置的电机将产品送到条码阅读器位置处下方,并通过内部机械手进行条码位置的调整;
步骤三:条码阅读器读取产品表面的条码并将结果传送给控制计算机,如果读取失败则直接将该产品剔除并返回第一步,读取成功则进行第四步;
步骤四:控制计算机控制皮带传动装置的电机将产品送入检测暗室;
步骤五:RFID阅读器通过RFID阅读器天线读取产品的RFID标签,并将读取结果传送给控制计算机,如果读取失败则直接剔除该产品并返回第一步,如果读取成功则将读取的标签数据和条码阅读器读取的条码对比,如果一致则进行第七步,如果不一致则进行第六步;
步骤六:记录条码和RFID标签不一致的情况,然后进入第七步;
步骤七:按照检测需要设定RFID阅读器的读写功率,指令RFID阅读器通过RFID阅读天线写RFID标签,如果读、写成功则标志质量合格,则回收该标签,如果写入失败则表明质量不合格,则剔除该标签,回收、剔除完毕后所有该标签的测试信息送控制计算机之后返回第一步。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RFID标签的批量自动检测,从而实现RFID标签在确保有效性的重复利用,从而使RFID标签在邮政领域的应用更具可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致明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致明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系统中防止撞脸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