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8317.3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龙昊;马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3/08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切换 方法 节点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本申请将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在不同节点设备上,并将不同节点设备上的容器通过保护组关联起来,由部分节点设备上的容器扮演保护组中的主容器,部分节点设备上的容器扮演保护组中的备容器。当主容器所在的节点检测到主容器故障时,会在保护倒换消息中携带容器处于故障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护组的组标识,并将保护倒换消息发给备容器所在节点,从而向对端通告主容器故障,触发备容器所在节点将备容器切换为工作状态。该方法有助于在容器发生故障时实现更快的倒换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容器技术由于具备易部署、移植性好、易管理等优点,近年已经在计算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在容器中运行,当容器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关键业务损伤,因此如何实现容器故障的保护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网络中部署一个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以及多个容器副本。负载均衡器负责检测每个容器副本是否发生故障。当负载均衡器检测到一个容器副本发生故障时,负载均衡器不再分配业务给故障的容器副本,而是指示剩下的容器副本处理业务。
上述方案故障检测慢,导致故障恢复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有助于在容器发生故障时更快速地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切换方法。该方法将多个容器分别部署在不同节点设备上,并通过保护组将不同节点设备上的容器关联起来,一个节点设备上的容器扮演保护组中的主容器,另一个节点设备上的容器扮演保护组中的备容器。以主容器所在节点为第一节点设备,备容器所在节点为第二节点设备为例,该方法例如包括:当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上部署的第一容器(保护组中的主容器)发生故障时,第一节点设备检测本地的第一容器发生故障,那么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生成保护倒换消息,所述保护倒换消息包括所述保护组的组标识和第一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容器处于故障状态。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第二容器(备容器)所在的第二节点设备发送所述保护倒换消息。
上述方法中,主容器所在的节点通过在检测到主容器故障时,在保护倒换消息中携带容器处于故障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护组的组标识,并将保护倒换消息发给备容器所在节点,从而向对端通告主容器故障,触发备容器所在节点将备容器切换为工作状态。相对于负载均衡器等基于集中控制进行容器保护的方案而言,由于故障检测在各个容器所在的节点设备之间进行,而不依赖于集中控制节点去探测容器故障,因此不受集中控制节点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故障检测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故障恢复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检测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上部署的第一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生成状态通知消息,所述状态通知消息包括所述保护组的组标识和第二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状态通知消息。
通过上述方式,主容器所在的节点在检测到主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在状态通知消息中携带容器工作的状态信息以及保护组的组标识,并将状态通知消息发给备容器所在节点,从而向对端通告主容器正常,从而让对端知道本端的状态机还存活,有助于保护组中各容器所在节点之间的连接持续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状态通知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周期性向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状态通知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容器的标识,从保存的保护组配置中,查询得到所述组标识,所述保护组配置包括所述第一容器的标识与所述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