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设备的部署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8086.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8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威;李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20/52;G06V10/74;G06K9/62;G06F16/29;H04L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刘健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设备 部署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设备的部署方法,包括:获取待部署区域的第一地图数据;分析出与所述第一地图数据相匹配的第二地图数据,所述第二地图数据对应一个已部署区域;获取所述已部署区域的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配置所述待部署区域的第一监控设备部署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监控设备的部署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借此,本发明能够基于匹配的已部署区域的监控设备部署信息,实现为未曾部署过监控设备的新区域自动、快速、准确地部署监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设备的部署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远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即可监视其影像。网络摄像机一般由镜头、声音传感器、A/D转换器、控制器网络服务器、外部报警、控制接口等部分组成。
现有网络摄像机一般在摄像头处都配备了有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算法,然而不管是在园区还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环境都是相当复杂的。不同地方对监控摄像头本身配备的AI算法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在园区的楼梯走道为了防止别人吸烟,需要有烟头检测的算法,入口门禁处需要有人脸识别和人群行为的算法,在车库需要有车辆识别和车牌识别的算法。由于环境复杂,当需要布局多个摄像头的时候,则需要针对实际的地理区域去调整不同的算法,在监控设备部署和算法部署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过往没有部署过监控摄像头的区域,部署算法时难免会碰到人为判断导致的误差,同时区域内一般存在着上百个监控摄像头,单独对这些摄像头进行部署同时需要对区域内不同的地点有着清晰的认知,需要了解清楚每个功能区的特点,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设备的部署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能够实现为未曾部署过监控设备的新区域自动、快速、准确地部署监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设备的部署方法,包括:
获取待部署区域的第一地图数据;
分析出与所述第一地图数据相匹配的第二地图数据,所述第二地图数据对应一个已部署区域;
获取所述已部署区域的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配置所述待部署区域的第一监控设备部署信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监控设备部署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包括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信息、硬件配置信息和/或人工智能算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地图数据和所述第二地图数据均包括建筑间地图和建筑内地图;
所述建筑间地图包括所述待部署区域或所述已部署区域的区域属性、区域结构和/或第一功能区信息;
所述建筑内地图包括所述待部署区域或所述已部署区域中各建筑内不同位置的建筑结构和/或第二功能区信息;
所述分析出与所述第一地图数据相匹配的第二地图数据包括:
分析出与所述第一地图数据相匹配的所述第二地图数据,所述第一地图数据和所述第二地图数据的所述建筑间地图的所述区域属性、所述区域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功能区信息以及所述建筑内地图的所述建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区信息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监控设备部署信息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部署信息包括:在所述建筑间地图的所述区域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功能区信息以及所述建筑内地图的所述建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功能区信息上,对应的所述监控设备的所述部署位置信息、硬件配置信息和/或人工智能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8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自然空气净化微生态装置
- 下一篇:容器切换方法及节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