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取样钻机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7777.4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晨环境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2;F15B13/042 |
| 代理公司: | 盐城创佳智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6 | 代理人: | 乔岳标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取样 钻机 液压 马达 低速 控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取样钻机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包括:液压控制管路,设有与主液压系统连接的压力油口、回油口、行走马达变量口、动力头马达变量口;第一安全溢流阀,其P、T口分别与压力油口、回油口连接;第二安全溢流阀,其P、T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回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其A口与行走马达变量口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其A口与动力头马达变量口连接;减压阀,其P2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口及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连接。在减压阀后设置一个安全溢流阀,当减压阀出现故障,不减压时,可由安全溢流阀限制先导压力,防止出现马达变量机构出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取样钻机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土壤取样钻机取土检测时,各取样点距离相距较远,钻机需要远距离高速行走,但到达采样点后,又需要低速移动至采样点,以便调整作业姿态;钻机在钻进时遇到不同地质层后,动力头也需要快速切换高低速,以满足钻进时扭矩需求;这就对行走、动力头高低速切换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高低速切换先导油源有时从高压油源减压而来,当减压阀出现故障,无法实现减压时,高压油源可能损坏马达的变量机构。基于以上情况,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来实现以上功能,具保证了施工需求,又提高了可靠性。
现有的土壤取样钻机行走、动力头高低速控制阀如附图1所示,由现有进油口01提供高压油源,通过现有减压阀02减压至设定值,然后提供给现有电磁换向阀一03、现有电磁换向阀二04,通过现有电磁换向阀一03、现有电磁换向阀二04的通电切换来达到行走、动力头马达高低速切换。然而现有的高低速控制阀存在以下缺点:提供给马达变量机构的油源没有安全保护,易损坏变量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该阀的控制油源由阀先导油源和主油路高压油提供,有效解决单一油源问题;同时在减压阀后设置一个安全溢流阀,当减压阀出现故障,不减压时,可由安全溢流阀限制先导压力,防止出现马达变量机构出现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取样钻机液压马达高低速控制阀,包括:
液压控制管路,设有与主液压系统连接的压力油口、回油口、行走马达变量口、动力头马达变量口;
第一安全溢流阀,其P、T口分别与压力油口、回油口连接
第二安全溢流阀,其P、T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回油口连接;
第一电磁换向阀,其A口与行走马达变量口连接;
第二电磁换向阀,其A口与动力头马达变量口连接;
减压阀,其P2口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P口及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阀先导油源,所述液压控制管路上还设有与先导油源连接的先导回油口、先导油源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先导回油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先导回油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减压阀的a口与先导回油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液压控制管路还包括第一弹簧复位单向阀、第二弹簧复位单向阀;
第一弹簧复位单向阀,其A口与先导油源口连接,第一弹簧复位单向阀的B口分别与减压阀的P1口、第二弹簧复位单向阀的B口连接;
第二弹簧复位单向阀,其A口与压力油口连接,第二弹簧复位单向阀的B口还与减压阀的P1口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晨环境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地晨环境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