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管理系统、智能门锁、网关设备、云设备及用户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7539.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8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威;曾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董艳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管理 系统 智能 网关 设备 用户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门锁管理系统、智能门锁、网关设备、云设备及用户终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使智能门锁在发现安全探测触发事件的情况下自行采集门锁环境信息,并直接经云设备将门锁环境信息及安全探测触发事件发送给用户终端进行播放,以及由智能门锁、网关设备和云设备对表征智能门锁运行实况的待上传日志进行层层筛选,再将筛选出的日志发送给用户终端进行播放,确保用户观测到真实有效的门锁安全威胁发展状况,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保障能力及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在云设备处对门锁环境信息及安全探测触发事件进行保存,并在智能门锁、网关设备和云设备处对涉及门锁安全的日志内容进行多级缓存,实现对门锁安全数据的有效留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管理系统、智能门锁、网关设备、云设备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其中智能家居领域便是物联网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领域。而在智能家居领域中,智能门锁因能够保障用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人们对智能门锁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管理系统、智能门锁、网关设备、云设备及用户终端,能够使用户有预见性地观测到真实有效的门锁安全威胁发展状况,提高智能门锁的安全保障能力及用户体验,同时实现对门锁安全数据的有效留存,确保数据留存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管理系统,所述门锁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网关设备、云设备及用户终端;
所述智能门锁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红外传感事件及门锁器械变化事件生成待上传日志进行存储,并在所述红外传感事件和/或所述门锁器械变化事件中存在安全探测触发事件的情况下,采集门锁环境信息;
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智能门锁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门锁上传的安全事件日志,并从所述安全事件日志中提取威胁安全日志进行存储,其中所述安全事件日志由所述智能门锁从所述待上传日志中提取得到;
所述云设备与所述智能门锁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上传的环境流媒体数据进行接收及存储,并基于所述环境流媒体数据生成第一推送信息,其中所述环境流媒体数据由所述智能门锁对所述门锁环境信息及所述安全探测触发事件加密得到;
所述云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设备上传的所述威胁安全日志,并从所述威胁安全日志中提取有效威胁日志进行存储,而后基于所述有效威胁日志生成第二推送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云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云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一推送信息及所述第二推送信息进行播放,并响应用户操作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而后将所述控制指令经所述云设备及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给所述智能门锁进行执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红外传感单元、门锁器械单元、门锁中控单元、环境采集单元、日志生成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及第一存储单元;
所述红外传感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周边环境进行红外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生成红外传感事件;
所述门锁器械单元,用于对所述智能门锁的门锁器械组件的运行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并根据所述运行变化状况生成门锁器械变化事件;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与所述红外传感单元及所述门锁器械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红外传感事件和/或所述门锁器械变化事件内是否存在安全探测触发事件;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与所述环境采集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安全探测触发事件发送给所述环境采集单元,并接收所述环境采集单元所反馈的与所述安全探测触发事件匹配的门锁环境信息,其中所述门锁环境信息由所述环境采集单元响应于所述安全探测触发事件采集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