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式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7486.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梁亚国;鞠文宏;仲明凯;罗国枢;史国桐;马傲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31 | 分类号: | F24F1/031;F24F1/027;F24F1/0323;F24F13/2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谢永康;林永协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 ||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窗式空调包括壳体、内机单元、外机单元和第一隔板,壳体内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与第二腔,内机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外机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风机和压缩机,内机单元安装在第一腔中,外机单元安装在第二腔中;第二风机为贯流风机,第二风机包括叶轮和风道壳,叶轮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第一隔板在第二腔中分隔出沿第三方向分布的换热腔和隔音腔,第二换热器及叶轮均安装在换热腔中,压缩机安装在隔音腔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及第三方向互相垂直。本发明既有利于减少压缩机向室内环境的噪声传递又有利于缩减窗式空调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窗式空调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
背景技术
由于窗式空调的内机单元与外机单元共用同一机身,因此造成外机单元产生的噪声容易传递到室内环境中,导致室内环境的噪声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628800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窗式空调,该方案采用噪音较低贯流风机作为室外侧风机,以降低外机单元的噪声,进而降低窗式空调的使用噪声。
然而,该方案将压缩机设置在室内换热区域与室外换热区域之间,这导致窗式空调在该方向上的尺寸较大,不利于窗式空调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噪音较低且体积较小的窗式空调。
本发明提供的窗式空调包括壳体、内机单元、外机单元和第一隔板,壳体内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与第二腔,内机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外机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风机和压缩机,内机单元安装在第一腔中,外机单元安装在第二腔中;第二风机为贯流风机,第二风机包括叶轮和风道壳,叶轮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第一隔板在第二腔中分隔出沿第三方向分布的换热腔和隔音腔,第二换热器及叶轮均安装在换热腔中,压缩机安装在隔音腔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
由上可见,由于压缩机被封装于隔音腔,第二换热器与叶轮被安装在换热腔,因而有利于减少压缩机向室内环境的噪声传递;并且,由于第二风机的转动轴线第二方向,且第二风机与第二换热器组成的换热组件与压缩机沿第三方向分布,这样便于将压缩机单独封隔于第二换热器与第二风机的一侧,有利于缩减窗式空调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窗式空调的小型化。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壳体还包括第一壳壁,第一腔与第二腔由第一壳壁隔开。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壳壁上开设有第一过管孔,第一过管孔连通第一腔与隔音腔,第一过管孔中穿设有第一冷媒管,第一过管孔的孔壁与第一冷媒管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压缩机向室内环境的噪声传递。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换热器呈弧板状,第二换热器的弧面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二换热器背向叶轮弯凸,第二换热器在朝向叶轮一侧围成有凹腔,叶轮位于第二换热器凹腔中。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增大第二换热器的受风面积,且有利于第二换热器各处与气流均匀换热,有利于提升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速率。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隔音板,隔音板阻隔于隔音腔与第一腔之间。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压缩机向室内环境的噪声传递。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二换热器具有管路接头和朝向隔音腔的第一端面,管路接头从第一端面凸出,第一隔板与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管路接头穿过第一隔板并伸于隔音腔中;管路接头通过第二冷媒管与压缩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