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7286.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瑾;孙志亮;罗亮;黄鹏;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G06T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龙伟 |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姿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人体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人体姿态检测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多个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拍摄信息,根据拍摄信息获取与拍摄信息相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根据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对相应视频帧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姿态识别,确定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结果,根据多个视频帧的姿态识别结果,确定人体目标的姿态类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将职员的实际行为与预设数据的对比来判断职员行为是否合规,存在误判的问题,提高了人体姿态识别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监控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人体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人体姿态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监控、虚拟现实和人体行为分析等领域。企业职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极大程度的影响客户体验与企业形象;目前对职员行为的监管主要是以人工现场监督和视频人工值守的形式,一方面,人工监管存在监管力度不足,容易放松懈怠;另一方面,人的判断和监管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难以在后期回顾和实现标准化。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职员行为的监管一般是利用摄像头和话筒对指定区域分别进行视频和语音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视频与预设场景图像进行比对,以及将所采集的语音与预设关键词进行比对,当所采集的视频以及语音与预设场景图像和预设关键词不一致时,则判断为职员当前的行为不合规;但对于人体的行为来说相同行为之间差异较大,因此通过将职员的实际行为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实际行为是否合规,容易出现误判的现象。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将职员的实际行为与预设数据的对比来判断职员行为是否合规,存在误判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人体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将职员的实际行为与预设数据的对比来判断职员行为是否合规,存在误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姿态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拍摄信息;
根据所述拍摄信息获取与所述拍摄信息相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
根据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对相应视频帧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姿态识别,确定所述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结果;
根据多个所述视频帧的姿态识别结果,确定所述人体目标的姿态类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姿态识别算法包括基于关键点的检测算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算法,所述拍摄信息包括拍摄角度;若所述拍摄角度符合预设角度,采用所述基于关键点的检测算法进行所述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否则采用所述基于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的算法进行所述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对相应视频帧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姿态识别,确定所述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视频帧中所述人体目标的关键点位置和肢体之间夹角;
根据所述关键点位置和所述肢体间夹角,确定所述视频帧中所述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结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匹配的姿态识别算法,对相应视频帧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姿态识别,确定所述视频帧中人体目标的姿态识别结果包括:
从所述视频帧中分割出所述人体目标的轮廓图像,并根据所述轮廓图像确定所述轮廓图像的边缘信息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视频帧确定深度图像,并对所述深度图像中的人体目标进行关键点检测,确定基于所述深度图像的关键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关键点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关键点位置信息的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