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模转换电路、电流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6545.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军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钟扬飞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模 转换 电路 电流 校准 方法 装置 芯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模转换电路、电流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数模转换电路,包括:电流镜阵列;每一所述电流镜单元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电流总线连接;校准单元,其用于接收与预期电流对应的原始控制码,并根据所述电流镜阵列的偏差信息对所述原始控制码进行校准,得到目标控制码,目标控制码包括目标行控制码以及目标列控制码;行解码器,其与校准单元以及所述电流镜阵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行控制码控制对应的各行电流镜单元的行开关打开;列解码器,其与所述电流镜阵列连接,用于控制各行电流镜单元中的第预设行上的与所述目标列控制码对应的电流镜单元打开,以及控制所述各行电流镜单元中的第预设行之外的其他行的电流镜单元的列开关打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模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模转换电路、电流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数模转换电路实现中,高精度、多bits的电流镜阵列的镜像电流管面积很大,会因版图实现过程中的连线寄生电阻,工艺局部偏差等因素导致各有效位间的电流产生偏差。这个电流偏差既会导致数模转换电路有效位数降低,也会导致积分非线性(INL)和微分非线性(DNL)的性能变差。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版图设计时,用行列蛇形排列的连接方式减小INL,或将高位的电流镜单元拆成多个更小的电流镜单元,利用对称布局的方式消除工艺偏差。
但是,随着数模转换电路位数增加,行、列中电流镜单元增加,导致每一行的起始位与结束位镜像电流管的偏差越来越大,行与行间的偏差也会随着镜像电流管行数的增加逐渐累积,最终影响数模转换电路的积分非线性性能,并且其输出的电流误差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模转换电路、电流校准方法、装置及芯片,可以降低数模转换电路中电流镜阵列单元不匹配引起的电流误差,可以减小INL。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模转换电路,包括:
电流镜阵列,其包括呈P行Q列排布的多个电流镜单元,P、Q均为正整数;每一所述电流镜单元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电流总线连接,所述多个电流镜单元设置有预设打开顺序;
校准单元,其用于接收与预期电流对应的原始控制码,并根据所述电流镜阵列的偏差信息对所述原始控制码进行校准,得到目标控制码,所述目标控制码包括目标行控制码以及目标列控制码;
行解码器,其与所述校准单元以及所述电流镜阵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行控制码控制对应的各行电流镜单元的行开关打开;
列解码器,其与所述电流镜阵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各行电流镜单元中的第预设行上的与所述目标列控制码对应的电流镜单元打开,以及控制所述各行电流镜单元中的第预设行之外的其他行的电流镜单元的列开关打开,其中,所述电流镜单元在其行开关以及列开关均打开时对所述电流总线输出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模转换电路通过采用电流镜阵列的偏差信息来对与预期电流对应的原始控制码进行校准,从而得到目标控制码,然后采用该目标控制码来控制该电流镜阵列的对应电流镜单元打开,从而使得该电流镜阵列输出的实际电流与预期电流之间的误差较小,可以达到减小误差,提高线性度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数模转换电路中,所述预设打开顺序为:第x行的打开顺序为第1行至第Q列;第x+1行的打开顺序为第Q列至第1列,其中,x为小于P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常采用第x行的打开顺序为第1行至第Q列;第x+1行的打开顺序为第Q列至第1列,其中,x为小于P的正整数,从而实现蛇形打开顺序,可以提高该数模转换电路输出的电流的线性度,减小误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数模转换电路中,所述偏差信息包括行偏差系数和/或列偏差系数,所述行偏差系数用于描述相邻行之间的电流镜单元之间的偏差关系,所述列偏差系数用于描述相邻列之间的电流镜单元之间的偏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