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5736.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陆静;王艳辉;马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陶瓷材料 造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为稻谷壳,其中含有碳27‑28.5wt%、二氧化硅65.9‑67.5wt%、氯化钙2.1‑2.3wt%、三氯化二铁0.1‑0.15wt%和氯化钾3.2‑3.4wt%。本发明通过对天然物质稻谷壳进行高温处理,形成碳化物,经破碎和过筛后,对所形成的碳化物进行造粒,形成造孔剂颗粒。本发明相比于有机造孔添加剂和无机造孔添加剂具有形状可控,烧结后无不良残留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具有气孔率高、强度好、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过滤精度高和再生性能好等优点。开口的多孔陶瓷具有良好的吸附、过滤、消除回声等作用,闭口的多孔陶瓷对热量、声音及固体和液体微粒的传递有着良好的阻隔作用。多孔陶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载体、过滤和分离、吸音、隔热、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多孔陶瓷材料中气孔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孔隙率严重影响着多孔材料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多孔陶瓷的造孔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泡工艺、添加造孔剂工艺、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凝胶工艺及冷冻干燥等。其中添加成孔剂是多孔陶瓷制备多孔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控制气孔的形状、大小及气孔率。
目前多孔陶瓷的造孔剂主要包括有机添加剂和无机添加剂,有机造孔添加剂有这烧结后没有残留物等优点,但其有个明显的问题是在烧结过程中其气化的温度低,在烧结过程中难以保持气孔的形状,无机造孔剂恰好相反,能保持气孔的形状,但是无机造孔剂的残留物都难以去除,会对陶瓷主体带来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稻谷壳,其中含有碳27-28.5wt%、二氧化硅65.9-67.5wt%、氯化钙2.1-2.3wt%、三氯化二铁0.1-0.15wt%和氯化钾3.2-3.4wt%。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含有碳27-28.5wt%、二氧化硅65.9-67.4wt%、氯化钙2.18-2.2wt%、三氯化二铁0.1-0.12wt%和氯化钾3.3wt%。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粒径为20-100μm。
进一步优选的,其粒径为40-50μm。
上述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稻谷壳在空气气氛下,于590-610℃热处理1-4h,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第一产物;
(2)将第一产物破碎后过5000目筛,获得第二产物;
(3)将第二产物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先过300目筛,将透过的物料再过325目,所得未透过的物料即为所述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为:将稻谷壳在空气气氛下,于600℃热处理1-4h,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第一产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破碎的方式为使用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破碎,行星式球磨机工艺参数为:配球为6mm陶瓷球,转速比:自转∶公转为2∶1,其公转转速为200rpm,球磨时间为12h。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喷雾干燥制粒的具体工艺为:进风温度195-205℃,进料转速为45-55rpm,采用离心雾化方式,275-285m3/h气流,1.8-2.2Mpa压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