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5677.8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芳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C05G1/00;C05F17/2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李龙 |
| 地址: | 424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桂花 树苗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S1、秧苗筛选;S2、翻土加肥;S3、栽种封土;S4、补充肥料;S5、更换肥料。本发明桂花树苗的栽培对周围的土质进行改变,把土壤内直接混入肥料,改变栽种地的土质,且本肥料为自制肥料,其营养均衡,栽种前对土壤浇水,一次浇透,再次晾晒后,进行栽种,追肥处理的时间间隔大,使肥料营养利用最大化,采用较常见的废料作为肥料,降低种植成本,相较于一般的化肥更加的温和,避免苗木营养过剩,导致苗木根部腐坏,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对苗木补充肥料后,清理肥料残渣,避免残渣堆积,有利于苗木对肥料的吸收,避免封土厚,影响苗木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为亚热带树种,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四季开花,芳香四溢,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更加适宜,桂花树苗的栽培,是把苗木分开栽种保证桂花树以后更好的生长,塑造树的外形,使其达到园林绿化的标准。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桂花树幼苗生长的栽培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8834720A),该专利技术先采用在土壤中掺杂营养土,再将桂花根部预处理,均可提高桂花的生长,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桂花树苗的栽培一般不对周围的土质进行改变,导致栽培时需要着重考虑土质,造成位置的选取不便,增加考察运输成本,一般浇水在树苗栽种后浇水,导致不能完成浇透土层,浇透会影响苗木的生长,造成方法的不合理,不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长,一般方法采用的肥料较为强力,营养太过于丰富,导致苗木营养过剩,导致苗木根部腐坏,不利于苗木的存活率,一般苗木补充肥料后,不清理肥料残渣,导致残渣堆积,影响苗木对肥料的吸收,导致封土越来越厚,影响苗木的生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优质桂花树苗的栽培方法,其栽培方法为以下步骤:
S1、秧苗筛选:选取健康、无病虫害、挺直、直径大小接近的桂花树苗,叶子翠绿,桂花树苗根部带原土的一年生桂花树实生苗进行移栽,并对秧苗进行杀菌杀虫;
S2、翻土加肥:选用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栽种地,翻土深度100cm,在深度50~60cm的土壤内混上肥料,并粉碎土块平整土层完成第一次浇水灌溉浸透60~80cm,并板土壤晾晒到湿度20%;
S3、栽种封土:在处理完成的栽种地挖坑,挖坑深度为50cm,把杀菌杀虫后的秧苗放置到坑洞内,掩埋上土壤,并压实土壤,第二次浇水略微浸湿土壤,再封上少量土层;
S4、补充肥料:在栽种5天后,第一次补充肥料,以每棵树100g的用量,进行施肥处理,在肥料上覆盖上碎土,并湿润碎土,完成肥料的简单覆盖;
S5、更换肥料:在栽种后15天和25天时,分别进行肥料的更换,更换肥料时,清除上一次的肥料,补充新的肥料,并覆盖上碎土,湿润碎土,在35天以后树苗稳定,每年三次施肥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
(1)杀菌:用4~5波美度石硫合剂药液浸蘸苗木根10~20min,再用清水冲洗一次,用抗癌菌及1∶0.5~1倍水悬乳液蘸根,可有效防治根癌病,自然风干后,再用紫外线灯杀菌12~16min;
(2)杀虫:用氰酸钾气进行室内熏蒸,每100m3的室内用氰酸钾30克,硫酸45克,水90毫升,熏蒸时,关好门窗,先将硫酸倒入水中,然后加入氰酸钾,人员立即离开熏蒸室,熏蒸60min后,打开门窗、散去毒气后,入室取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芳,未经陈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