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5482.3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宏;白龙;李祥;李峥;李冬伟;袁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六厂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 地址: | 03703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形 控制 气门 座圈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气门座圈冷装法;二是气门座圈压装顺序法;三是气缸盖反变形控制法,最终形成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气门座圈冷装法中,气门座圈使用液氮冷装法,气门座圈在液氮中以不沸腾为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气门座圈压装顺序法中,从气缸盖中间往两边压装气门座圈,压装应力从中间向两边扩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气缸盖反变形控制法中,气缸盖燃烧面粗加工时采用在定位面中间部分垫高0.25cm~0.3cm,使燃烧面加工后向喷油嘴面产生变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采用铜皮垫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气门座圈压装后,燃烧面回弹变形量0.2cm-0.4cm,通过精加工喷油嘴面时采用铣削工艺消除引起的变形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气门座圈采用压力机压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压力机压装力采用1.3的安全系数,压装力为15000N,气门座圈压到底后稳定压力持续时间3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气缸盖气门座圈底孔和气门座圈的过盈量为0.2,气缸盖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气门座圈材料为烧结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反变形控制的气门座圈压装方法在气缸盖座圈装配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六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54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