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4479.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杨柳;都传胤;姜楠;张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H02S40/4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风冷 却式光伏板 降温 结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所述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包括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和所述收集机构相适配;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底座,所述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上;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具有冷却能耗较低、且不易堵塞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板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板领域,由于其经常在高温下暴晒,其内部设备经常承受高温影响,对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非常不利,因此在光伏板上通常会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结构中又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
其中风冷多使用风机抽取外部的自然风进行冷却,虽然冷却效率较高,但是持续不断长时间使用风机能耗较高,且外部的杂质较多,容易堵塞管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风冷却式光伏板降温结构,包括:导风筒, 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和收集机构相适配;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底座,所述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上;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和所述齿圈相啮合;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出风管对准光伏板;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弧网、支架、转轴、扫板、多个扇叶、平网和刮除机构,所述弧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侧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支架外,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风筒外,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弧网,所述扫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上,转轴带动扫板转动,通过扫板对弧网的外表面进行清扫,多个所述扇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多个所述扇叶均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出风管的一侧,所述平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内,所述平网位于多个所述扇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筒上并和所述平网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四个辊筒、多个传输带、多个刮片和第二电机,四个所述辊筒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两侧内壁上,四个所述辊筒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导风筒外,四个所述辊筒均位于所述平网和多个所述扇叶之间,多个所述传输带均套设在四个所述辊筒上,多个所述刮片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传输带上,多个所述刮片均位于所述导风筒内,多个传输带转动使刮片对平网进行清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辊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U形框架、收集筒、两个滑道和两个滑条,所述U形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导风筒的底部,所述U形框架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U形框架和四个所述辊筒对应分布,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U形框架内,所述收集筒的底部延伸至所述U形框架外,所述收集筒的顶部和所述导风筒的底部相接触,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开设在所述U形框架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滑条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道内,两个所述滑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和所述收集筒的两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多个哨兵协同巡检Kafka中间件实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