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3837.5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云晓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代码 覆盖率 分支 合并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分支的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和第二分支的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对第一分支的最新commit id与第二分支的最新commit id进行代码差异比较,得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将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不属于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合并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并进行标记;将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属于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内无变更的代码合并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并进行标记。本发明通过增加覆盖率标记的方式,使得在跨分支的代码覆盖率合并后能够区分哪一行是在哪一分支覆盖的,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精准度及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产品的发布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互联网产品发布前,开发人员会使用产品测试平台对互联网产品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不断对代码进行修改,然后重新进行测试,以保证互联网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对互联网产品的测试过程进行代码覆盖率的统计。代码覆盖率可以衡量测试任务的完成情况,表征代码被测试的比例和程度。也就是说,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代码覆盖率,掌握哪些代码已经完成测试,哪些代码没有进行测试,从而针对没有进行测试的代码进行补充测试,完成对互联网产品的整体测试,提升测试的全面性。
目前,在移动端App的测试工作流程中包括功能测试和回归测试两个阶段。从业界的代码覆盖率技术来看,Objective-C代码覆盖率只支持跨git commit的代码覆盖率按行合并,但对于跨分支的代码覆盖率不能直接按行合并,因为会存在无法区分哪一行是在功能测试分支覆盖,哪一行是在回归测试分支覆盖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在回归测试阶段代码覆盖率分析的精准度及效率。
故,如何对现有的跨分支的代码覆盖率合并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分支的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和第二分支的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
对所述第一分支的最新commit id与所述第二分支的最新commit id进行代码差异比较,得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
对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的每一个代码块进行是否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判断,以区分出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不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和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
将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不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合并到所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并进行标记;
将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内无变更的代码合并到所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并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中,所述第一分支为功能测试分支,所述第二分支为回归测试分支。
进一步地,所述代码覆盖率的跨分支合并方法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不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合并到所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并进行标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代码覆盖率数据中不属于所述代码差异数据块集合的代码块判定为无变更的代码块,并合并到所述第二代码覆盖率数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