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3767.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闯;孙文书;王志明;王乾;李强;王家富;冯粉江;张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式管廊 模板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车体、上桁架、内模板组件、横梁接长节和长度可调斜撑,上桁架与车体顶部连接,横梁接长节上方固接有短节模板,内侧模的上端有倒角模板;上桁架的上横梁与顶模板固接,上桁架的上横梁的两端通过横梁接长节与内侧模的倒角模板连接,长度可调斜撑一端与横梁接长节连接。本发明通过长度可调斜撑可调整内侧模固定到设计位置,侧模板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调整;模板拼装速度快,可以实现侧墙与顶板同时浇筑,能极大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期,经济性好;本发明的车身采用贝雷架结构,自重较轻,行走方便;在纵向可以分节段进行加工组合,在纵坡变化大的作业段使用非常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模板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市政道路工程中,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逐年增多,大多涉及到城市的管线及电力、给排水迁改工程。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为满堂式脚手架或液压钢模板台车。这两种传统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满堂式脚手架支撑构件较多,包括水平杆、纵杆、扫地杆、斜撑等,导致管廊内部的空间狭小,作业人员无法正常进入管廊内部;
第二、采用满堂式脚手架进行施工时,侧墙与顶板需要分开浇筑,且在侧墙与顶板之间需要设置施工缝,一方面增加了费用投入、另一方面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第三、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施工,在脚手架拆卸时,占用施工场地较多,构件较多,现场文明施工差;而且由于地下综合管廊作业空间较小,脚手架和模板在倒运时不方便,作业效率非常低;
第四、采用液压钢模板台车时,台车造价费用较高,整个支撑体系一般较重,且结构构件复杂,一般需要设置侧向上下支撑,占用较多的管廊内部空间,不方便作业人员进出管廊;并且行走时,一般需要借助行走钢轨,造价较高;
第五、采用液压钢模板台车,一般为整体式定制加工,通常为一次性使用,台车的重复利用率低;
第六、采用液压钢模板台车,由于台车为整体式加工制作,在曲线半径大的施工段不适用,容易造成卡模,甚至需要切割台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包括车体、上桁架、内模板组件、横梁接长节和长度可调斜撑,多个上桁架与车体顶部连接,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内模板组件包括顶模板和内侧模,横梁接长节上方固接有短节模板,所述内侧模的上端有倒角模板;
所述上桁架的上横梁与顶模板固接,所述上桁架的上横梁的两端通过横梁接长节与内侧模的倒角模板连接,长度可调斜撑一端与横梁接长节连接,长度可调斜撑另一端与车体或上桁架连接;所述上桁架的上横梁、倒角模板、长度可调斜撑均与横梁接长节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上桁架的上横梁、倒角模板、长度可调斜撑均与横梁接长节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多个千斤顶。
进一步的,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柱,以及用于将支柱与车体连接的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包括贝雷架车身,贝雷架车身由贝雷片架、贝雷架联系及贝雷架斜撑组装而成;
所述上桁架的底部与贝雷架车身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还包括设于贝雷架车身底部的多根下横梁,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下横梁上。
进一步的,行走式管廊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外侧模组件以及用于将内模板组件、外侧模组件连接在一起的三段式止水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板组件为多节段结构,多节段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模组件包括外侧底模和外侧模。
优选地,长度可调斜撑为调节丝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