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氟乙脒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3227.5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娄凯;陆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拉司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57/14 | 分类号: | C07C257/14;C07C253/20;C07C25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氟乙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氟乙脒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以三氟乙酰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回流分水收集气态三氟乙腈,随后三氟乙腈通入DBU/液氨中反应,加入阻聚剂蒸馏得到三氟乙脒。该方法反应步骤连贯,操作简便,收率高,减少三废,在脱水过程中的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高达10次以上,得到产品的含量大于99%,具备潜在的工业化放大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氟乙脒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氟乙脒,CAS 354-37-0,英文名2,2,2-trifluoroethanimidamide,三氟乙脒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由于有生物活性较高的氟原子,可用于含三氟甲基的嘧啶、吡啶和三嗪类化合物,是很多药物的重要原料之一,合成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现有公开专利或文献中,对于该化合物研究主要是通过三氟乙腈为原料合成,如CN108727224A和[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81,103,6164-6169]等,然而三氟乙腈作为原料,毒性较强,熔点较低,不易用来作为原料。专利CN106187911A/2016采用相对更加稳定的三氟乙酰胺为原料,通过五氧化二磷脱水合成三氟乙腈,进一步合成三氟乙脒,然而用五氧化二磷量过大,并且在对五氧化二磷的处理则会产生大量废水,进一步三氟乙腈在通入液氨中会有较多的损失,并且后处理蒸馏收率偏低等因素。
因而有必要对三氟乙脒进行合成工艺深入改进,提供更优、原料易得,安全稳定,三废少,收率高的工艺路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以三氟乙酰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回流分水收集气态三氟乙腈,随后三氟乙腈通入液氨中反应,经过加入阻聚剂蒸馏得到三氟乙脒。该方法反应步骤连贯,操作简便,收率高,减少三废,在脱水过程中的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高达10次以上,得到产品的含量大于99%,具备潜在的工业化放大前景。
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氟乙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三氟乙酰胺和催化剂在有机溶剂内混合,常压回流分水,气相口得到干燥三氟乙腈;接着将气态三氟乙腈通入DBU/液氨溶液中,加入阻聚剂,常压精馏得到三氟乙脒。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所述所述有机溶剂选择甲苯、正庚烷或环已烷。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所述催化剂选自三(五氟苯基)硼烷。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反应过程快速回流分水,气态三氟乙腈通过干燥装置后直接通入溶解在DBU的液氨溶液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所述原料三氟乙酰胺与催化剂摩尔比例为1:0.1-0.05。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中,所述阻聚剂选自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中,精馏温度选自56.2-60.5℃。
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原料易得,所用催化剂大大减少三废的生成且可重复应用,大大方便了工业化放大生产并节约成本。
2)本发明采用连贯的操作模式,采用DBU与液氨混合,普通低温下即可进行,同时DBU还可作为垫底蒸馏溶剂。
3)产品蒸馏时加入阻聚剂防止蒸馏过程中变质聚合,得到三氟乙脒含量高达99%以上。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得到三氟乙脒的1HNMR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拉司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浦拉司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含氨基酸的生态真丝面膜防护面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真空腔室的门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