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2977.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雷利红;韦应明;韩佳吟;蒋晓健;陈莉丽;孙伟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20;A61L27/02;A61L27/10;A61L27/18;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功能 特异性 临床 缺损 修复 模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所述模块包含牙槽骨再生功能域、牙周膜再生功能域和屏障膜功能域,先根据临床牙槽骨缺损3D打印个性化掺镁硅灰石牙槽骨再生功能域,再将经MNBG修饰的改良PCL/明胶电纺膜作为牙周膜再生功能域,光固化成型的Si‑HPMC/MA‑CMCS水凝胶作为屏障膜功能域,将三者一体化集成。牙周膜再生功能域的仿牙周纤维引导结构设计和MNBG修饰,为胶原基质的分泌及整合提供引导和支持,MNBG修饰可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垂直向迁移,从而提升缺损区牙周膜组织的垂直向增量,促进牙周组织复合体再生,提高牙周组织再生的确定性和降低牙周再生手术技术敏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科修复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可引起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等牙周支持组织进行性地不可逆破坏,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牙齿脱落。目前,牙周炎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和主要原因。理想的牙周炎治疗不仅在于去除病因及危险因素以消除炎症、控制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牙周组织结构,即实现牙周组织再生。
发明内容
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是目前最常用的牙周再生手段。GTR的原理是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向根面迁移,并在膜下形成一定的修复空间,诱导具有牙周组织再生潜力的牙周膜细胞占据根面,形成新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临床上,GTR常与牙周植骨术联合应用,即在缺损内植入骨替代材料后,修剪出外形适宜的屏障膜覆盖于植入材料表面,植入材料可起到支持屏障膜和稳定骨修复空间的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在II壁、III壁及II度根分叉病变等包含型骨缺损中的再生修复效果,而对骨替代材料容纳度较差的非包含型骨缺损疗效欠佳。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临床常用骨替代材料为颗粒型,在非包含型骨缺损中塑型困难、堆砌高度有限、容易塌陷,不利于屏障膜下骨缺损修复空间的创造和稳定,从而直接影响骨组织再生效果。另一方面,牙周骨缺损复杂多样,医生徒手修剪的屏障膜难以完全贴合骨缺损形态;而在手术操作和后期愈合过程中,屏障膜容易发生塌陷或移位。术中修整、就位、塑形屏障膜势必增加再生手术的技术敏感性,延长手术时间,增添患者的痛苦。术后屏障膜的移位和塌陷又会影响牙周再生术术后愈合效果。
此外,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诱导牙周韧带组织再生效果有限,长结合上皮愈合仍是牙周手术后最常见的愈合方式。长结合上皮愈合无法恢复牙周组织承受各向咀嚼外力的生理功能,且缺乏长期稳定性,受到重复炎症刺激时,极易再次引起牙周组织破坏。而牙根表面在牙周手术后形成两端分别埋入牙骨质和新生牙槽骨的牙周膜纤维,才是最理想的愈合方式。可见,为牙周膜新生提供更有利局部条件,实现牙周缺损内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软硬组织组织复合体的一体化再生仍是亟待突破的临床瓶颈。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临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根据临床牙槽骨缺损3D打印个性化掺镁硅灰石牙槽骨再生功能域,将经微纳米级生物玻璃(micro-nano bio-glass,MNBG)修饰的改良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明胶电纺膜作为牙周膜再生功能域,把光固化成型的Si-HPMC/MA-CMCS水凝胶作为屏障膜功能域,以上三者一体化集成,获得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该模块可降低牙周再生手术的技术敏感性,提高牙周组织再生的确定性,从而改善严重牙周附着丧失患牙的预后。Si-HPMC是硅烷化羟丙甲纤维素(silanized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MA-CMCS是羧甲基壳聚糖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HPMC是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CMCS是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