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导料功能的稻谷脱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614.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彭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彭述林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7/02 | 分类号: | B02B7/02;B02B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功能 稻谷 脱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导料功能的稻谷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加料机构、进料管、送料箱、进料斗、控量机构、翻动机构、导向机构、从动轴、滚轮、导料板、传送带、动力轴、电机、筋板和动力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控电机工作,电机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带动滚轴转动,在另一侧的从动轴与滚轴的共同作用下,传送带带动导料板移动,导料板将进料斗内部的稻谷导向,使得稻谷随着传送带移动,传送带带动稻谷移动至进料管出,从而使得稻谷进入脱壳机本体内部,避免直接向脱壳机本体内加入稻谷,造成堵塞,通过控制翻动机构对进料斗内部的稻谷进行翻动,避免进料斗内部的稻谷堆积过多,稻谷积累在一起,导致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谷脱壳机,具体为一种带有导料功能的稻谷脱壳机,属于稻谷脱壳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作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为我们提供能量,支配我们的活动,但是米最初产出来的是带有稻壳的稻米,只有在经过繁复的加工之后才成为了米,加工稻米的机器叫脱壳机,它是一种把谷放进去就自然出米的机器,它能将米和壳分开。
现有的稻谷脱壳机在进行稻谷脱壳时,通常是将稻谷通过进料斗加入脱壳机中,然后通过脱壳机对稻谷进行脱壳处理,由于直接在进料斗中加入许多稻谷,稻谷同时下落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堵塞,影响脱壳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导料功能的稻谷脱壳机,导向机构可将从进料斗中下落的稻谷进行导向,避免稻谷直接下落堆积在一起,造成堵塞,影响脱壳机的使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导料功能的稻谷脱壳机,包括脱壳机本体,所述脱壳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进料管、送料箱和进料斗,所述脱壳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送料箱,所述送料箱与所述脱壳机本体之间设有所述进料管,所述送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料斗,所述送料箱的内部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从动轴、滚轮、导料板、传送带、动力轴、电机和筋板,所述送料箱的一侧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筋板,所述筋板与所述送料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与所述送料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动力轴之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动力轴一侧的所述送料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和所述动力轴的表面套接均有所述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从动轴,所述动力轴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有翻动机构,所述翻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轴之间设有动力机构,位于所述翻动机构底部的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有控量机构。
优选的,为了避免动力轴在转动时滑落,所述动力轴的截面呈中字形结构,所述从动轴的截面呈工字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对进料斗内部的稻谷进行翻动,避免稻谷过多,导致堵塞,所述翻动机构包括翻料板和转轴,所述进料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的所述翻料板。
优选的,为了便于动力轴带动转轴转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皮带和第二带轮,位于所述进料斗一侧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带轮,位于所述送料箱一侧的所述动力轴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带轮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设有皮带。
优选的,为了对皮带进行安装限位,所述第一带轮的截面呈工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带轮的截面呈工字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控制稻谷进入脱壳机本体的流量大小,所述控量机构包括挡料板和螺杆,所述进料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进料斗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带动螺杆转动,所述控量机构还包括转把,位于所述进料斗一侧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彭述林粉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彭述林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