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2030.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龙竞;石楚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10;B01D61/02;B01D67/00;B01D6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反渗透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反渗透复合膜用水在室温下进行漂洗;用柠檬酸水溶液在50~90℃下漂洗;用柠檬酸水溶液在50~90℃下漂洗;用水在室温下漂洗;用柠檬酸水溶液在60~90℃下漂洗;用水在室温下漂洗;用亚硝酸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漂洗,得到改性后的反渗透复合膜。本发明通过对反渗透复合膜采用高温度差的冷热交替漂洗、高温条件下的可溶性酸漂洗以及酸性条件下的亚硝酸钠后处理,最终制备的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具有较优的MD卷曲幅度和脱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复合膜一般由无纺布层、多孔支撑层、分离层组成。多孔支撑层聚合物涂布在无纺布层后,由于其化学组成及热收缩率的差异,其最终形成的支撑层宽度方向两端易于产生卷曲问题(MD卷曲)。该卷曲之后在分离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没有其它额外处理方式,最终延续到反渗透复合膜膜卷中。反渗透复合膜作为膜元件的中间产品,后续其须经过裁切/叠膜/卷制等后工序,最终形成反渗透膜元件。MD卷曲的反渗透复合膜在自动化裁切过程中输送性差,同时不利于人工叠膜卷制,最终降低了整个后工序的效率且存在潜在的质量隐患。
目前的技术方式,首先调节形成多孔支撑层的聚合物溶液配比,该溶液的溶质可使用聚砜、聚醚砜等聚芳基醚砜、聚酰亚胺、及聚偏二氟乙烯等,溶剂可使用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及二噁烷等,溶质的含量通常为10wt%~30wt%左右;其次优选高渗透性的基材,特别是透气率高的聚酯无纺布,透气率一般在4.0~8.0CCS。之后将用于形成聚合物多孔层的聚合物溶液(原液)涂布于长尺寸的无纺布层上,将具有原液膜的无纺布层在凝固浴中浸渍从而使原液膜中发生微相分离,然后将聚合物的多孔结构固定化从而在无纺布层上形成聚合物多孔层,在这一相转化过程中,通过调节凝胶及热固温度,最终使聚合物在无纺布层中的含浸率为20wt%~40wt%。在该含浸率下,多孔支撑层能一方面能缓和在无纺布层中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盐截留率稳定,最终实现在一定性能要求下的MD卷曲改善。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1、多孔支撑层的聚合物溶液的微调整在后续分离层形成过程中容易放大,造成复合膜性能的损失;2、高透气率的无纺布由于其过高的渗透性,容易在元件卷制过程中出现胶线异常,影响元件性能;3、凝胶槽温度调节由于是低温调节,能耗需求大,且在后端对复合膜性能影响放大,造成额外损失;4、在实现MD卷曲幅度降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脱盐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改性反渗透复合膜具有较优的MD卷曲幅度和脱盐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反渗透复合膜用水在室温下进行漂洗;
B)将步骤A)漂洗后的复合膜用柠檬酸水溶液在50~90℃下漂洗;
C)将步骤B)漂洗后的复合膜用柠檬酸水溶液在50~90℃下漂洗;
D)将步骤C)漂洗后的复合膜用水在室温下漂洗;
E)将步骤D)漂洗后的复合膜用柠檬酸水溶液在60~90℃下漂洗;
F)将步骤E)漂洗后的复合膜用水在室温下漂洗;
G)将步骤F)漂洗后的复合膜用亚硝酸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漂洗,得到改性后的反渗透复合膜。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反渗透复合膜包括:
无纺布层;
复合在所述无纺布层上的聚砜多孔支撑层;
复合在所述聚砜多孔支撑层上的聚酰胺分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激光填丝焊接枪
- 下一篇: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