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1548.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昊;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筒 多次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括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和钢套管结构,所述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包括拉杆、注浆管体、活塞和圆榫,所述注浆管体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拉杆。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仿针筒式注浆管在随钢套管钻入地层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进行注浆,有利于锚固体初期的快速形成,充满孔底附近的空间,钻孔底部附近实际上进行了不少于3次的注浆,可以弥补锚固体的不完整缺陷,提升实际的抗拔承载力,由于锚固段后段实际进行了多次注浆,因此对于部分非重大工程,传统的二次注浆可以取消,仿针筒式注浆管可以取出,清洁后继续投入其他锚索的施工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具体是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注浆锚索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锚索主要用于基坑与边坡支护。其指导理论是将锚索与钻孔注浆后形成的水泥-岩土锚固体连为一体,再通过张拉锚索施加预应力,从而达到拉住潜在滑体使其不从整体岩土体上脱离的目的,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尽管锚索在深基坑支护领域上的经济性要远优于内支撑,但其注浆质量一直为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注浆管的出浆位置比较随机,形成的锚固体可能与周围岩土体间的缝隙较大,抗拔力与轴向拉力之比低于按规范上的安全系数要求。
锚索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锚索制作→成孔→安放锚索→注浆→二次注浆。注浆的环节位于锚索安放之后,不利于锚固体的尽快形成;且相当量的水泥浆会流向土体裂隙中,对提高锚固体自身的强度作用存在一定负影响;注浆管由于在距离底部较近的位置凿有分布无规律的小孔,整体注浆质量不容乐观。施工过程中,一、二次注浆之间可能出现时间间隔较长的情况,导致二次注浆困难,降低最终的锚固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括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和钢套管结构;
所述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包括拉杆、注浆管体、活塞和圆榫,所述注浆管体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侧壁处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注浆管体的弧形壁处固定设置有圆榫;
所述钢套管结构包括钢套管和圆卯,所述钢套管的弧形壁处固定设置有圆卯。
优选的,所述圆榫为圆孔式结构,所述圆榫共有六个,六个所述圆榫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圆榫等距对称分别设置在注浆管体的两侧弧形壁处。
优选的,所述圆卯共有六个,六个所述圆卯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圆卯等距对称分别设置在钢套管的两侧弧形内壁处。
优选的,一种仿针筒多次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使用钻机配合钢套管结构进行锚索钻孔,当钻进至设计深度时,放入贮藏有水泥浆的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将其上的圆榫与钢套管两侧的圆卯对接,形成出浆通道,然后开始对拉杆进行推进,即注浆;
(2)使用拉杆推动活塞至约图1的位置,进行注浆,此时的出浆通道每侧为3个,筒体两侧共6个;
(3)继续推动活塞至约图2的位置,进一步注浆,此时的出浆通道每侧减少为2个,筒体两侧共4个;
(4)继续推动活塞至约图3的位置,进一步注浆,此时的出浆通道每侧仅为1个,筒体两侧共2个,将活塞推进到底,完成注浆;
(5)注浆完成后将仿针筒式注浆管结构逐渐从钢套管内匀速拔出,清洗后可投入下次的注浆工作;
(6)随后将钢绞线锚索放入钻孔中,完成此阶段的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式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