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1525.0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维;张雪梅;胡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8/02;C23C8/80;C21D1/25;C21D1/84 |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箱 内齿圈 方法 | ||
1.一种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渗氮前处理:对高强度合金钢进行调质预处理,得到基体硬度为28-32HRC的内齿圈;
S2、渗氮处理:采用二段气体渗氮方法,将步骤S1得到的内齿圈装入渗氮炉中,第一阶段在520℃下保温进行强渗,第二阶段在500℃下保温进行扩散,所述第一阶段的保温时间为4±0.5h,所述第二阶段的保温时间为7±0.5h;
S3、冷却处理:所述渗氮处理结束后,内齿圈随炉冷却到120±10℃出炉空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合金钢为42CrMo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渗氮处理过程中,通入的氨气的流量为800-1000mL/h,气体压力为0.02-0.04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渗氮炉为井式气体渗氮炉或罩式气体渗氮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速箱内齿圈的渗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渗氮方法处理得到的汽车变速箱内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真冈热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5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