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1314.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伟;蔡永恒;马存旺;李志国;付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6 | 分类号: | G05D1/06;B64C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065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自转 旋翼机 降落 控制 方法 | ||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无人自转旋翼机开始着陆时,从平飞航线切入下滑轨迹线,并转入着陆下滑模式,保持预定的空速和第一下滑轨迹角,在下滑至第一预置离地高度时,高度控制保持开启,并给定第一俯仰角,关闭空速控制,开启下沉率控制,下滑至第二预置离地高度时,给定第二俯仰角和第二下滑轨迹角,保留高度积分得到的油门开度,至第三预置离地高度时,给定第三俯仰角和第三下滑轨迹角,至第四预置离地高度时,关闭高度控制,给定下沉率指令和第四俯仰角指令,判断主轮触地后,关闭发动机,前轮纠偏,逐步开启刹车,飞机停止,降落结束。本发明通过分段控制,逐步减速,实现无人自转旋翼机安全降落,同时具有较小的触地下沉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飞行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自转旋翼机是一种新型的旋翼类无人机,依靠前飞来流驱动旋翼自转产生升力,动力系统推力克服前飞阻力,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
无人自转旋翼机的起降控制是飞行控制的关键部分,特别是降落控制,气动非线性强,技术难度较大。采用固定翼飞机降落控制策略容易降落失败,一是可能机身俯仰角拉起缓慢,前轮触地导致降落失败,另一种是机身俯仰角拉起过大,飞机失速,降落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用于无人自转旋翼机的降落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无人自转旋翼机开始降落时平飞高度为Hi,从平飞航线切入下滑航线,捕获下滑轨迹线,转入着陆下滑模式,开启高度控制,空速控制保持开启,给定第一下滑轨迹角指令γ1;
(2)下滑至第一预置离地高度He时,开始第一次拉起,高度控制保持开启,给定第一俯仰角指令α1,关闭空速控制,开启下沉率P控制,油门降至怠速;
(3)下滑至第二预置离地高度Hl时,开始第二次拉起,给定第二下滑轨迹角指令γ2和第二俯仰角指令α2,根据高度误差生成下沉率控制指令,保留高度积分得到的油门开度;
(4)当俯仰角大于设定值或下沉率大于设定值或高度小于设定值时,则开启下沉率PI控制;
(5)下滑至第三预置离地高度Hj时,给定第三下滑轨迹角指令γ3和第三俯仰角指令α3;
(6)判断空速是否小于设定值,或下沉率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给定第一下沉率指令Vy1,同时前轮转向对准速度方向;否则,给定第二下沉率指令Vy2,同时前轮转向对准速度方向;
(7)下滑至第四预置离地高度Hk时,关闭高度控制,给定第三下沉率指令Vy3和第四俯仰角指令α4;
(8)当触地开关触发或俯仰角小于设定值时,将前轮转向对准速度方向,进行纠偏控制;
(9)当地速小于设定值时,开启刹车,飞机停止,降落结束。
各阶段高度控制按照下式控制:
式中,Hg为某一待飞距X对应的离地高度,X1为第一待飞距,X2为第二待飞距,X3为第三待飞距,X4为第四待飞距;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