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田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1058.1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爱;王豪;刘万鹏;唐玉莹;张进;单胜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5/12;C05G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长效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田长效肥料,包括以下原料:氮肥、钾肥、过磷酸钙、氨化褐煤、玉米淀粉、固化剂、钙粉、聚丙烯酰胺;上述原料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水田长效肥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备用;(2)将氮肥、钾肥、过磷酸钙及氨化褐煤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Ⅰ;(3)在混合料Ⅰ中加入钙粉和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Ⅱ;(4)将聚丙烯酰胺溶于水制成聚丙烯酰胺溶液;(5)将混合料Ⅱ造粒,造粒过程中并将聚丙烯酰胺溶液喷洒于混合料Ⅱ上,烘干,冷却,得到水田长效肥料。本发明中通过以上述原料及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肥料,具有浸水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混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田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田多用来种植水稻、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我国是全世界水稻生产和消耗大国,60%以上的人口常年以食用稻米为主,因此水稻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现阶段,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全球水稻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每年的粮食产量达到1.85亿吨,占全球粮食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水稻是喜肥植物,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幼苗、分蘖、孕穗、抽穗、开花、成熟等不同时期,因此需在不同时期对其进行施肥。水稻施肥时一般会把肥料撒入水田,而作物能够吸收到的养分一般是植物根系或茎叶能接触到的,因而水稻能吸收到的养分比例与施入的养分具有巨大差异。研究如何提高水田的养分利用效率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水田一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灌水后也会有大量田间水流出田块进入水体,这些流出水会把大量施肥施入的养分带走而进入江河湖泊,从而带来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体水质,这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的重要面源污染现状。因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也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据此看出水稻施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养分配比不合理,不能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二是由于肥料在水田中易分散溶解后分布于水田水体,只有部分能够被水田作物吸收,肥料浪费严重;三是施用化学肥料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存在面源污染风险,污染环境。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的水稻专用肥或水田肥料,大家也意识到了水田稳定态肥料的重要意义,比如热塑性或热固性包膜控释肥就是一种具有较好控释效果的肥料,但是这些肥料应用于水田,却有很多不足,一的是当控释肥部分释放后则密度降低,会在水中出现流动聚集现象,致使养分分布在水田出现随水流动现象。另外当控释肥使用后其养分释放高峰比较集中,会出现养分突变现象,不利于作物吸收和利用,并且控释肥价格较高,真正的生产意义不容高估。
现有的水田肥料技术中,专利技术“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723610.2)”公开了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包括:尿素,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发酵金针菇渣,吸附剂,明胶;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1.5。可见该技术是以吸附剂为主要添加物来增强肥料的长效性;专利技术“一种长效复混肥料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号201711491595.5)”公开了一种长效复混肥料及其制备工艺,它是由黄腐植酸、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铵、硫酸猛、钥酸铵、硼砂、过磷酸钙、多肤尿素,硫酸钾等组成。可见本技术产生肥料的长效性主要通过原料来维系,不适合水田施用;专利技术“一种长效改土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926487.4)”涉及一种长效改土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肥的原料组分包括有机无机复合炭材料,畜禽粪便炭化物,微生物菌剂,发醇豆粕,菌渣,粘结剂;所述长效改土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炭材料和畜禽粪便炭化物材料,微生物固化,制备复合肥料。因此本技术也主要是通过有机无机复合碳材料及畜禽粪便碳化物来保持肥料的长效性,其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长效缓释水稻肥料(申请号201910170546.4)”,含有尿素、氯化铵、磷铵、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氯化钾、一水硫酸锌、高活性有机质、非包裹复配缓释剂和高效土壤调理剂。因此该肥料的缓释效果是靠非包裹复配缓释剂和高效土壤调理剂来维系的。
因此,提供一种营养成分多样化,既能够避免肥料在水田中流失,还能够保证肥效持久的长效的复混肥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