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78489.2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剑;崔世豪;胡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3/14 | 分类号: | G01S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混合 基线 任意 阵列 干涉仪 测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三维坐标系
将M元阵列放置于X-Y平面中,对阵元由1至M进行编号,阵元m的位置用极坐标表示为(rm,θm),rm表示阵元m到原点的距离,θm表示由X轴正轴逆时针到阵元m与原点连线的夹角;目标信号的来波方向用(α,β)表示,α∈[0,2π)为X轴正轴逆时针到来波方向在X-Y平面投影的夹角,表示方位角;β∈[0,π/2]为来波方向与Z轴的夹角,表示俯仰角;
步骤二、选择基线对并计算模糊数范围
从步骤一的M元阵列中,选取L个基线对,每个基线对由两根基线构成;阵元m与阵元n的连线组成基线mn,其测量相位差模糊数范围为[-Kmn,Kmn],其中,表示向下取整,lmn为基线mn的长度;βmax为最大俯仰角,λmin为信号最小波长,分别根据测向指标中的视场角范围和工作带宽确定;
步骤三、生成方向函数组
以步骤二计算得到的模糊数范围为界,分别对每个基线对的测量相位差生成由多个方向函数f构成的方向函数组;
步骤四、改进方向函数
删除步骤三构建的方向函数组中绝对值大于1的数,并将剩余的方向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改进后的方向函数f':
步骤五、聚类分析
对改进后的L组方向函数进行聚类分析,从每组方向函数组中挑选一个数值,使L个数值的聚类程度最高;
步骤六、估计来波方向
从步骤五分析得到的聚类程度最高的L个改进方向函数中选取一个数值用于估计来波方向,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为:
其中,Arg(·)表示求复数的辐角主值,atan(·)表示求反正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放置的阵列为任意阵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选取的基线对中,两根基线互不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生成方向函数的方法为:在基线对(mn,pq)中,基线mn和基线pq的测量相位差分别为和模糊数范围分别为[-Kmn,Kmn]和[-Kpq,Kpq];从两个模糊数范围中分别取一个值,记为kmn和kpq,则对应的方向函数为:
其中,dmn=2πlmn/λ;dpq=2πlpq/λ,λ为信号波长;ψmn=atan2(△y,△x),△x=rncosθn-rmcosθm,△y=rnsinθn-rmsinθm,ψpq=atan2(△y′,△x′),△x′=rqcosθq-rpcosθp,△y′=rqsinθq-rpsinθp,atan2(·)表示求四象限反正切。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线对的测量相位差通过模拟鉴相、数字FFT或数字相关方法获得。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基于改进混合基线的任意阵列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共生成了L组方向函数组,其中基线mn与基线pq生成的方向函数组包含(2Kmn+1)(2Kpq+1)个方向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84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