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信道编码码型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6541.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雷迎科;梅凡;陈红;金虎;陈翔;张孟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信道编码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信道编码码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仿真的编码数据,按照码字的变化对汉明码、循环码、卷积码三类信道编码数据进行仿真;
步骤2、对于每一类码按照通信协议规范,添加高斯噪声,计算误比特率;
步骤3、将每一类码字随机叠加生成5000*1000的码字矩阵;
步骤4、对每一类码字矩阵添加标签,并将矩阵前3500列作为训练集,后1500列作为测试集;
步骤5、经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处理,计算得到信道编码码型分类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属的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信道编码码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根据仿真的编码数据,按照码字的变化对汉明码、循环码、卷积码三类信道编码数据进行仿真,具体如下:
步骤1.1、对汉明码数据进行编码:
在二元域GF(2)上的汉明码由一个不小于3的正整数m定义,码长n为:
n=2m-1
信息组长度k为:
k=n-r=2m-1-m
校验元个数r为:
r=n-k=m
编码过程根据生成矩阵G得到,设定信息组为M=(mk-1,mk-2,mk-3,...,m1,m0),码组为C=(cn-1,cn-2,cn-3,...,c1,c0),则M、C与G的关系为:
C=M·G
从而得到编码码字;
步骤1.2、对循环码数据进行编码:
在二元域GF(2)上的(n,k)循环码中,存在唯一一个n-k次首一多项式g(x)使得C(x)=m(x)g(x):
g(x)=xn-k+gn-k-1xn-k-1+...+g1x+g0
其中C(x)为码字多项式,m(x)为信息位多项式;
在二元域GF(2)上,(n,k)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一定是(xn-1)的因子,则g(x)一定能够生成一个(n,k)循环码;以g(x)作为生成多项式组成的(n,k)循环码的k个码多项式g(x),xg(x),x2g(x),...,xk-1g(x)一定是线性无关的,根据线性分组码的定义,这些码多项式能够构成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
根据G(x)从而得到G,其后码字求法与汉明码求法相同;
步骤1.3、对卷积码数据进行编码:
用延迟算子D表示卷积码编码过程中单位时间的延迟,则冲激响应g(j)表示为:
g(1)(D)=g0(1)+g1(1)D+g2(1)D2
g(2)(D)=g0(2)+g1(2)D+g2(2)D2
卷积码生成函数矩阵G(D)定义为:
编码输出c(D)定义为:
根据线性分组码的定义,得出:
c(D)=m(D)·G(D)
其中m(D)是输入矩阵;
将输入信息序列和输出码字序列写成向量的形式m∞:
m∞=(m0,m1,m2,m3,...)
由此得到半无限矩阵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5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膝关节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空间调节功能的智慧农业用育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