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75476.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詹昭城;李清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0 | 分类号: | H04W48/10;H04W48/16;H04W48/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重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由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应用,向连接到作为无线接入点的所述智能手机的智能设备发起重置操作。如果移动应用可以直接修改SSID,则通过SSID传输重置命令,控制智能设备重置。反之,将重置命令编码在数据包发送特征中,在信道上以发送特征发送数据包。智能设备在与预设无线网络断开连接后,且在预设时间内无法重建连接,扫描周围的无线接入点,获取SSID。如果SSID中解析出重置命令,则重置。否则开启混杂模式,监听信道上的数据包,如果在数据包的发送特征中解析出重置命令,则重置。本发明提供的高可靠性重置命令,不但解决了由无线帧聚合、无线加密等带来的无法获取准确数据包内容的问题,不受丢包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i-Fi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无按键或屏幕交互的智能设备如智能灯泡,因为智能设备需要重置时通常无法连接网络,用户无法通过智能手机与智能设备通信发送重置命令,只能依赖连续对智能设备断电次数进行设备重置恢复出厂设置。这种设备重置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短时间的连续断电有可以会损坏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的供电不稳定,或者用户为短时间内的正常开关使用也会误触发智能设备重置;为了避免误触发智能设备重置,需要设定连续开关灯5次以上且间隔时间至少要在1秒钟以上才能重置,用户操作难度大,体验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用户体验好的智能设备重置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应用,向连接到作为无线接入点的所述智能手机的智能设备发起重置操作,包含步骤:
步骤S101、在所述智能手机上开启所述移动应用;
步骤S102、如果所述移动应用可以直接修改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信息列表,进入步骤S103,否则进入步骤S104;所述无线信息列表包含SSID、信道、MAC地址和信号强度;
步骤S103、将重置命令编码在所述无线信息列表内,并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广播;进入步骤S105;
步骤S104、从所述无线信息列表中选择一个所述信道,将所述重置命令编码在数据包发送特征中,在选中的所述信道上以所述发送特征发送数据包;
步骤S105、所述智能设备完成重置。
进一步地,步骤S103中的重置命令是字符串形式的重置标识,作为所述SSID,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广播。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所述发送特征是不同包长的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数量之间的比例。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将所述重置命令编码在数据包发送特征中的具体方式是:所述移动应用控制所述智能手机,在所述信道上,每轮发送多个符合ICMP协议的Ping包;在同一轮的每两个所述Ping包之间包含一个发送间隔;每轮发送的所述Ping包具有多种不同的包长;每轮发送的全部所述Ping包按包长分组后,每组包含的所述Ping包的数量之间的比例为发送比例,所述发送比例在预定比例阈值的范围内;所述智能手机持续重复发送多轮所述Ping包。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所述智能手机发送2种长度的Ping包。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2种所述Ping包之间的所述发送比例为0.25,所述预定比例阈值为0.2至0.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间隔为5毫秒至50毫秒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连接作为无线接入点的智能手机,响应运行在所述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应用发起的重置操作,包含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5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