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殊的龙门架式的两轴联动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381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谷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龙门 架式 联动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联动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殊的龙门架式的两轴联动平台,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和平台主体,所述X轴组件包括X轴导轨座,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过渡板,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通过过渡板安装有X轴光栅尺,所述X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面与X轴光栅尺相平行,所述Y轴光栅尺两端的一侧皆安装有限位板,所述Y轴上溜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撞块,所述限位开关的轴线面与限位板重合。本发明实现了X轴、Y轴的联动,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第一液压缓冲器实现超行程吸收动能保护,通过光栅尺X轴光栅尺位置反馈形成闭环精确运动控制,第二液压缓冲器实现超行程吸收动能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动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殊的龙门架式的两轴联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密联动多轴滑台的设计和制造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伺服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进步,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可以执行亚微米级的精确运动。本发明就是基于我国现如今多轴联动平台这项技术的欠缺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殊的龙门架式的两轴联动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精密联动多轴滑台的设计和制造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伺服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进步,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可以执行亚微米级的精确运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殊的龙门架式的两轴联动平台,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和平台主体,所述X轴组件包括X轴导轨座,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X轴直线导轨,且X轴直线导轨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液压缓冲器,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过渡板,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通过过渡板安装有X轴光栅尺,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X轴直线电机定子,且X轴直线电机定子与X轴直线导轨互相平行,所述X轴导轨座的侧面安装有拖链托板,所述X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导轨滑枕,所述导轨滑枕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X轴溜板,所述X轴溜板的下方安装有X轴直线电机动子,所述X轴直线电机动子和X轴溜板的轴线面相互重合,所述X轴溜板的下方安装有X轴位置传感器,所述X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面与X轴光栅尺相平行,所述X轴溜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撞块,所述拖链托板的表面与X轴拖链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X轴拖链的另一端通过直接与X轴溜板固定连接,所述Y轴组件包括Y轴导轨座、Y轴拖链托板和Y轴拖链,所述Y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两组Y轴直线导轨,所述Y轴导轨座的上平面安装有Y轴直线电机定子,所述Y轴直线导轨与Y轴直线电机定子平行,所述Y轴导轨座上平面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二液压缓冲器,所述Y轴光栅尺两端的一侧皆安装有限位板,所述Y轴导轨座的表面设置有Y轴上溜板和Y轴侧溜板,所述Y轴导轨座的表面安装有滑枕,所述Y轴上溜板和Y轴侧溜板皆通过螺栓与滑枕固定连接,所述Y轴上溜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撞块,所述Y轴侧溜板的内侧面安装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的轴线面与限位板重合。
优选的,所述X轴溜板通过X轴直线电机动子驱动。
优选的,所述Y轴上溜板和对称角板表面的两端对称安装有角板和对称角板。
优选的,所述Y轴侧溜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Y轴直线电机动子和Y轴位置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Y轴上溜板通过Y轴直线电机动子驱动,所述Y轴直线导轨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液压缓冲器。
优选的,所述Y轴导轨座的侧面贴合有Y轴光栅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X轴、Y轴的联动,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可执行亚微米级的精确运动,通过第一液压缓冲器实现超行程吸收动能保护,通过光栅尺X轴光栅尺位置反馈形成闭环精确运动控制,第二液压缓冲器实现超行程吸收动能保护,所述Y轴导轨座的侧面贴合有Y轴光栅尺,通过Y轴光栅尺位置反馈形成闭环精确运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X轴组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未经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3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