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73551.9 申请日: 2020-12-28
公开(公告)号: CN112494632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6
发明(设计)人: 张忠英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铭盛康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14;A61P7/10;A61P1/16;A61P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00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体腔 积液 中药 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成分组成:人参4~5份、白术8~10份、茯苓8~10份、泽泻8~10份、猪苓8~10份、大黄8~10份,牵牛子15~20份、青皮8~10份、陈皮8~10份、槟榔4~5份、木香4~5份、半夏15~20份,旋复花8~10份,干姜2~3份,黄芪8~10份、附子0.3~0.4份、白芍4~5份、木瓜0.8~1份、桂枝4~5份和防己8~10份,所述中药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上述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进行清、打磨,最后将打磨后的各组分混合均匀;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成本低,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体腔积液通常包括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盆腔积液、全身水肿等。心包积液是以心阳亏虚,心气不足,冠脉淤阻,痰饮内停。胸腔积液原因是结核病、癌症、肿瘤,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左心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等。中医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宣,津液停积机体某部位而成。饮邪具有流动之性,饮留胃肠,则为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流肢体,则为溢饮;聚于胸肺,则为支饮。痰饮病的病变脏腑为肺、脾、肾、三焦,以脾首当其冲。痰饮病的病理性质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腹腔积液中医属于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

在鼓胀的病变过程中,肝脾肾三脏常相互影响,肝郁而乘脾,土壅则木郁,肝脾久病则伤肾,肾伤则火不生土或水不涵木。同时气、血、水也常相因为病,气滞则血瘀,血不利而为水,水阻则气滞;反之亦然。气血水结于腹中,水湿不化,久则实者愈实;邪气不断残正气,使正气日渐虚弱,久则虚者愈虚,故本虚标实,虚实并见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晚期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则可发生内扰或蒙闭心神,引动肝风,迫血妄行,络伤血溢之变。

总之,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目前,体腔积液通常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而西医只能有积液就给引流、抽水等对症治疗,导致患者身体越来越虚弱,个别给与输入白蛋白,但是患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吸收能力受限,所以在治疗的领域只能说明缓解一时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成本低,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成分组成:人参4~5份、白术8~10份、茯苓8~10份、泽泻8~10份、猪苓8~10份、大黄8~10份,牵牛子15~20份、青皮8~10份、陈皮8~10份、槟榔4~5份、木香4~5份、半夏15~20份,旋复花8~10份,干姜2~3份,黄芪8~10份、附子0.3~0.4份、白芍4~5份、木瓜0.8~1份、桂枝4~5份和防己8~10份。

所述中药粉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中药原材料组成:所述人参为5份、白术为10份、茯苓为10份、泽泻为10份、猪苓为10份、大黄为10份,牵牛子为20份、青皮为10份、陈皮为10份、槟榔为5份、木香为5份、半夏为20份,旋复花为10份,干姜为3份,黄芪为10份、附子为0.4份、白芍为5份、木瓜为1份、桂枝为5份和防己为10份。

一种用于治疗体腔积液的中药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进行清洗,再次,清洗完成后将各组分进行打磨,最后将打磨后的各组分混合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铭盛康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铭盛康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3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