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2801.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诗量;张俊;王达;张宗哲;王丰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翼防 除冰 系统 加热 故障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翼防除冰控制器、旋翼防除冰控制板、防除冰配电盒、主桨集流环组件、主桨配电器,所述的旋翼防除冰控制器分别与旋翼防除冰控制板、防除冰配电盒、主桨集流环组件连接,防除冰配电盒与主桨集流环组件连接,主桨集流环组件与主桨配电器连接,所述的主桨配电器包括变压器、模式切换电路、解码电路、晶闸管驱动电路和晶闸管,所述的变压器与模式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的模式切换电路与解码电路、晶闸管连接形成主桨故障检测模式支路,模式切换电路与晶闸管驱动电路、晶闸管连接形成主桨正常工作模式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电路用来切换主桨正常工作模式支路和主桨故障检测模式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电路用于控制主桨5片主桨叶、7个分区共35路晶闸管依次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防除冰控制板上设置“工作模式”开关和“防除冰/自检”开关,“工作模式”开关包含自动和手动两个档位,“防除冰/自检”开关包含防除冰、断开、自检三个档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旋翼防除冰系统主桨加热故障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旋翼防除冰控制板“工作模式”开关拨至手动档位,“防除冰/自检”开关拨至自检档位时,旋翼防除冰控制板向旋翼防除冰控制器发送该模式下的模式信号,旋翼防除冰控制器接收到该模式信号,同时旋翼防除冰控制器接收机电管理系统发送的轮载信号,当轮载信号为地面时,旋翼防除冰系统进入主桨故障检测模式,旋翼防除冰控制器向主桨集流环组件传递一个模式转换的地/开输出信号,主桨集流环组件将备用的集流环作为传递模式转换的地/开输出信号的信号环,信号环将模式转换的地/开输出信号传递给主桨配电器;主桨配电器内部模式切换电路切换到主桨故障检测模式支路,同时,旋翼防除冰控制器向防除冰配电盒发出主桨控制信号,使防除冰配电盒内部的主桨接触器接通,之后旋翼防除冰控制器经主桨集流环组件向主桨配电器发送主桨加热时序脉冲信号;
主桨配电器接收到主桨加热时序脉冲信号后,每次接通1片主桨叶的1个分区,防除冰配电盒的三相电流采样电路,将每1片主桨叶的每1个分区的加热电流传给旋翼防除冰控制器进行采集、放大处理;旋翼防除冰控制器判断主桨加热电流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根据主桨加热电流检测到故障的主桨叶和分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桨加热时序脉冲信号包含35个加热时序脉冲,对应的主桨叶和分区分别为:
1号桨叶3区、1号桨叶2区、1号桨叶4区、1号桨叶1区、1号桨叶5区、1号桨叶6区、1号桨叶7区;
2号桨叶3区、2号桨叶2区、2号桨叶4区、2号桨叶1区、2号桨叶5区、2号桨叶6区、2号桨叶7区;
3号桨叶3区、3号桨叶2区、3号桨叶4区、3号桨叶1区、3号桨叶5区、3号桨叶6区、3号桨叶7区;
4号桨叶3区、4号桨叶2区、4号桨叶4区、4号桨叶1区、4号桨叶5区、4号桨叶6区、4号桨叶7区;
5号桨叶3区、5号桨叶2区、5号桨叶4区、5号桨叶1区、5号桨叶5区、5号桨叶6区、5号桨叶7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时序脉冲持续时间TON为0.85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加热时序脉冲的间隔时间T间隔为0.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28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浇墙体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监控录像存储方法和系统